□谢泽园
近日,在兴国县永丰派出所的综合指挥室里,民警李水正同时处理着三块电脑屏幕的信息:左屏的户籍系统跳动着新生儿落户申请,中屏的警综平台更新着最新警情,右屏的文档里一份工作报告已写到第三页。这名仅25岁的姑娘如同精密运行的“中央处理器”,在不同工作界面间自如切换。“所里警力紧张,我们就得把自己锻造成‘六边形战士’。”李水边说边利落地将接警单导入值班台账。
李水,是个00后,2021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现为兴国县公安局永丰派出所民警。从警以来,她先后荣获“全市公安国保基层基础业务能手”“优秀人民警察”等称号,两度获得市、县两级嘉奖。这位扎根基层的女警,以柔肩担重任,用脚步丈量平安,在接处警、值班备勤、服务群众的最前沿,书写着新时代青年女警的担当。
A “绣花功夫”里的为民初心
翻开李水的民情日记本,里面密密麻麻记录着特殊群体的服务需求:留守儿童的身份证办理期限、孤寡老人的社保卡更新提醒、残障人士的到访注意事项……这个被同事戏称为“百科全书”的笔记本,见证着她从警以来的温度与精度。
2024年的一次汛期,李水在走访中发现蕉溪村的几名孤寡老人因山体滑坡无法下山换证。次日清晨,她带着相机、背景布和指纹采集器,在泥泞山路上跋涉1小时搭建“移动户籍室”。当80岁的李奶奶用长满老茧的手按下指纹时,突然握住她的手说:“闺女的手比我家孙女还细,走山路的脚印却比牛蹄印还深。”那天,她为9位老人办完业务,返程时警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这样的故事,不断上演。三年来,李水累计办理业务6000余件,群众满意度始终保持在99%以上。2024年春节,十余封手写感谢信寄到派出所,其中6封指名要给“那个笑起来有酒窝的警花”。
B “钢铁玫瑰”的硬核担当
“您好,这里是永丰派出所,请讲!”深夜11时的接警电话前,李水的声音沉着有力。处置完醉酒闹事警情刚返回,警铃再次响起——辖区某果园老板报警称,抓获了一个盗窃嫌疑人。她抓起装备就要出发,同事提醒:“要不等男民警回来?”此时,她已跨上警车说:“等什么?嫌疑人可不会等。”
这样的场景对李水而言早已寻常。作为该所唯一常态化参与外勤的女警,无论是多么艰难危险的现场,她都冲锋在前。刚入警时,李水接到群众报警称某居民楼散发异味,便迅速随队赶赴现场。扑面而来的是刺鼻的腐臭味,昏暗房间内七旬老者遗体已现腐败体征。首次面对死亡现场,李水强抑生理不适,与同事有序开展保护现场、固定证据、勘查细节工作,逐渐拼凑出独居老人因病离世的真相。在等待法医勘验过程中,李水主动收集死者信息、安抚闻讯赶来的家属,全程严谨规范完成辅助工作。这场生死警情没有影视剧里的惊心动魄,却让李水读懂基层警务的温度——以专业消解恐惧,用共情传递力量,在生死交界处托起人间暖意。
翻开她的工作日志,一组数据勾勒出“拼命三娘”的轮廓:年均参与处警200余次,累计巡逻里程3000余公里,主导调解矛盾纠纷80余起。一组组数字背后,是寒冬里调解家庭纠纷时冻僵的手指,是暴雨中寻找走失老人时灌满雨水的警靴,更是无数个本该属于花样年华女生的周末与节假日。
“我的青春注定与藏蓝相伴。”李水抚摸着警号对笔者轻声说道。窗外,晨曦中的警徽熠熠生辉,映照着这个00后女警坚毅的面庞。从青涩学警到业务骨干,从户籍窗口到处警现场,她用热血青春续写警营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