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婷婷 刘旭富
5月27日,在龙南市汶龙镇里陂村赣州海之鑫农业基地内,上百个蓝色陆基圈桶整齐排列。“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周期仅5个月,市场价每斤45元至60元,预计8月上市的虾苗将销往广州、长沙等地。”技术员张海佳一边通过手机实时监测水温、溶氧等数据一边说。在他身后,澳洲淡水龙虾虾苗在循环水系统中游动。
据悉,这家占地150亩的企业自3月底开始育苗,培育的1500万尾澳洲淡水龙虾虾苗销往全国,企业通过“公司+农户+合作社+基地”模式,盘活闲置土地,带动15户农户实现增收。
“公司定期开展澳洲淡水龙虾养殖培训,并推广‘稻虾共生’模式,在汶龙镇、里仁镇分别建设养殖基地,利用闲置土地将水稻种植与龙虾养殖结合。”赣州海之鑫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志说。
据龙南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地成立专班摸排滩涂荒地,出台政策盘活资源,发展特色养殖业,对各乡镇“闲置土地”建档立卡。专班负责人谢建说:“汶龙镇150亩滩涂的改造成果明显,去年芦苇丛生的荒滩,如今已是赣州市澳洲淡水龙虾总部。”
值得一提的是,龙南市通过“靶向招商”推动传统养殖业升级,吸引民间资本投资。目前该市已引进5家龙头企业,培育了26家渔业绿色循环养殖新型经营主体,盘活闲置土地800余亩,激活民间投资5.8亿元,实现“小地块撬动大产业”集约发展。
通过整合经营主体,该市正在打造“苗种繁育—工厂养殖—精深加工”的全产业链条。渡江镇智慧渔业三产融合基地项目是龙南引进的特色养殖项目之一,在基地建设现场,工人们在安装智能化循环水系统。该项目总经理曾旭介绍:“这里将建成集鲈鱼繁育、设备生产、文化旅游、鱼拓文创于一体的综合体,投产后年产值将超过1.3亿元。安装尾水循环设备后,污染物排放将减少80%,养殖用水回用率超70%。”据介绍,当地还将渔业与研学结合,打造生态养殖“活课本”,带动村民就业增收。
龙南以“土地活化+技术迭代+业态创新”推动渔业转型,通过联农带农模式构建“育苗—智慧养殖—加工—文旅”全产业链。目前该市工厂化养殖面积增至22万平方米,2025年水产品总产量预计达1.9万吨。目前该市136户规模养殖户完成数字化改造,通过池塘标准化改造和循环水技术,节水率达90%,尾水处理合格率提升至98%,实现产业升级与生态保护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