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温雪娇)近日,宁都县人民法院石上法庭将审判庭搬到会同乡大长迳村当事人家门口,成功化解了一起历时三年的离婚纠纷,让积怨已久的夫妻和平分手,以“移动的司法服务”传递法治温度。
时间追溯到2010年底,曾某明与谢某华经人介绍相识相恋,携手组建家庭并育有一子一女。2016年补办结婚登记后,生活压力与婆媳矛盾逐渐成为感情裂痕的导火索。2022年7月,曾某明首次向法院起诉离婚,经调解双方重归于好;2023年10月,曾某明再次提起诉讼,因证据不足被驳回;2025年2月,第三次起诉时,承办法官经多方走访调查,认定双方感情确已破裂。考虑到被告谢某华行动不便,为减轻当事人诉累,法庭决定启动巡回审判机制,将庭审现场搬到当事人家门口。
巡回审判当日,法官摒弃传统庭审的严肃氛围,以“拉家常”的方式打开当事人心扉,迅速打破对峙僵局。通过“背靠背”释法,细致讲解民法典中关于离婚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权归属等法律规定;采用面对面疏导,从亲情伦理角度引导双方换位思考,既讲清法律责任,又传递司法温情。在法官耐心调解下,双方最终放下心结,就财产分配、子女抚养等问题达成一致协议,在平和氛围中签署离婚调解书。
这场“家门口的审判”是宁都县践行司法为民的生动缩影。近年来,宁都县人民法院依托“圩日法庭”特色品牌,持续深化巡回审判机制,将庭审现场延伸至田间地头、社区村居,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便捷的司法服务。通过以案释法等方式,既能解决当事人实际纠纷,又为周边群众上了一堂鲜活的法治课,切实提升了群众法治意识。据统计,今年以来宁都县人民法院已开展巡回审判40余场,相关做法获得群众广泛好评,司法满意度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