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安生
父亲是一名教师,他酷爱读书,读书陪伴他度过了快乐的一生。
自我记事时起,父亲从学校回来,稍有闲暇,总是端着书本在看。父亲从书中汲取了智慧和营养,不忘传递给他的儿女们。于是,他在家经常给我们讲书本上看到的有趣的事情,告诉我们做人做事的道理。受父亲的教育和影响,我们自小就热爱阅读。
父亲担任中小学校长多年,经常要去县城开会,每次从县城开会回来,定会从县城的新华书店给我们带回几本故事书或连环画,让我们一解书瘾。于是,幼时的我,总是期待父亲去县城开会,盼着他早点回来,带回新的书籍。
在我上初中那年,父亲给我们订了《少年文艺》《故事会》等几种杂志,我如获至宝,每期一篇不落地仔细阅读。渐渐地,我养成了好读书的习惯,并开始涉猎长篇小说,至今仍能清晰地记得我读的第一部长篇小说——《说岳全传》。
受父亲的熏陶,我不但爱上了读书,还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当我的作品见诸报刊,父亲总是向我索要样刊,将我的文章反复阅读,发表他的意见。父亲作为我的忠实读者,对我的文学创作起到了不小的促进作用。待我在县城成家后,父亲每次从乡下来我家,总是叫我找几本书给他看,回去时,又向我索要几本带回去。
母亲曾多次对我说,父亲退休后,每天除了去菜地,都在看书。父亲还会写对联,镇上不少人家办喜事,找上门来,父亲来者不拒,根据来者的家庭、职业和姓名,快速拟好几副,供来者挑选,让求联者高兴而来,满意而归。后来,父亲尝试写回忆性文章,自己的人生心得,拿给我看过后,我鼓励他投稿,之后便陆续有文章见诸刊物。
父亲晚年,大病缠身,外出不便,每天更是在家读书过日。我每次去看望父亲,都会精心选一些书带去。父亲就是去医院住院,也会带上几本书去,放在枕边,只要身体稍舒服些,就拿出来翻看。
父亲在一个冬夜里安详去世了,身边放着他爱读的书,面带微笑,没有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