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万其昱 刘杏)日前,在安远县镇岗乡黄洞村早稻种植基地,一架装载着生物农药、肥料的无人机在绿油油的稻田上空穿梭。随着螺旋桨的转动,均匀的雾化药液如细雨般洒向稻株,整个过程高效精准。这是安远县运用现代科技开展早稻统防统治的一个生动场景。
“过去200亩地打药要雇8个人忙3天,现在无人机1小时就搞定,每亩成本还省了15元!”镇岗乡黄洞村种粮大户谢起兴指着田间的绿色稻浪算起了“经济账”,每台农用无人机一次可携带40公斤农药,与传统一人一天喷药8亩相比,无人机具有精准喷洒、高密度雾化等优点,高效增产的同时还大大减轻了劳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科技赋能的田间管理实践,正在安远县推动绿色防控技术稳步升级。针对稻飞虱、纹枯病等早稻高发病虫害,安远县农业农村部门联合技术团队开发了“智能植保方案”。植保无人机搭载的多光谱传感器可实时监测作物长势,结合气象数据生成病虫害热力图,实现变量喷洒。“哪里需要重点防治,无人机就自动调整药量,既避免过量用药污染环境,又确保防治效果。”县植保站高级农艺师介绍,今年早稻病虫害发生率较去年同期下降23%,农药使用量减少18%。
近年来,安远县大力普及推广机械播种、自动插秧、无人机施肥、无人机病虫害防治以及机械化收割等科技化种植手段,全方位提供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的指导和服务,为县域粮食增收提供坚实保障。今年以来,该县通过整合200多台农机成立19支农业服务队,开展水稻生产社会化服务5万余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