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古英福) 日前,笔者来到兴国县永丰圩镇的永丰公园,漫步在河道边上的休闲步道,整洁的路面、优美的环境让人心情愉悦。公园里有不少居民散步、锻炼,一些儿童嬉戏玩耍,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兴国县通过“生态+人居”协同治理模式,让永丰镇豪溪生态流域重焕生机,乡村更加美丽宜居,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生活品质的同步提升。
兴国县将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乡村全面振兴紧密相连,秉持“治理一方水土、改善一方生态环境”的理念,统筹推进豪溪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同时深入挖掘红色资源文化底蕴,精心打造脱贫井、兴国调查馆、小微湿地公园等环境友好型水保文化点及乡村旅游项目,走出了“小流域+水保文化”“小流域+乡村旅游”的特色建设之路。
豪溪生态清洁小流域项目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8平方公里,年均保土量1.04万吨,村庄绿地率超20%,水土保持率达85%,生态效益显著提升。永丰圩镇社区居民谢庚香说,这个河道以前垃圾漂浮、蚊虫滋生。通过治理后,河水清了,空气变好了,鱼也多了,白鹭常来这里觅食栖息。圩镇居民的幸福指数也提升了,晚上散步,早上晨练,看到的都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兴国县水土保持中心主任刘文忠说,该县创新融合水资源保护、农村垃圾与污水处理、河道整治等工作,通过系统性的综合治理举措,从根本上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为乡村可持续发展筑牢根基。兴国县将以豪溪小流域治理经验为蓝本,持续深化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在更大范围内复制推广成功模式,让更多乡村在青山绿水间实现产业兴旺、生活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