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世平 谢志芳
白鹭乡位于赣县区北部边陲,东北面与兴国县交界,西靠吉安市万安县,距离城区63公里,境内重峦叠嶂、山多田少,是名副其实的边远山乡。
然而,在陆路并不发达的古代,白鹭乡凭借境内直通赣江的鹭溪河,以其便利的水运造就了千年繁华,村里现存完好的69栋明清祠堂,助力白鹭赢得了“中国传统村落”“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等美誉。苏区时期,毛泽东率领红一方面军总部机关进驻白鹭,首次通过电台与上海的党中央取得联系,由白鹭飞出的“红色电波”,帮助苏区军民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
虽地处边远,可白鹭乡却一次次尽享“信息流”带来的果实。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的今天,该乡以基层党建“三化”(即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瞄准基层党建工作的薄弱环节,着力在推动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制度机制建设方面定标准、立规范、联整体,整合党的基层阵地资源,在古村内打造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孝老食堂等功能于一体的党群服务中心,让古村群众步入“信息快速路”。
迎着习习秋风,笔者来到白鹭乡龙富村,正遇上一名皮肤黝黑的小伙子带领村民在给地里的红薯装箱打包,装入一份份礼盒中,搬到运输车上,通过电商网络平台,运出大山。这个小伙子就是苏绍贵,28岁的他在五年前因缺技术被村里评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凭借自己的勤劳双手,当年就顺利脱贫,并在去年被聘请为村里的扶贫专干。今年,苏绍贵在当地党委政府的鼓励下,尝试种植20多亩红薯,10亩甜叶菊。刚开始,苏绍贵心存顾虑,担心销路问题,后来经乡里的干部一分析,苏绍贵认识到随着白鹭旅游公路的竣工,白鹭人上高速、坐高铁也就半个小时车程,加上乡里的电商销售平台日渐成熟。今年上半年,苏绍贵把红薯卖到了广州、深圳等大城市,收入已达4万元。“白鹭离城区比较远,以前发展产业就怕没销路,现在村里的服务网络跟上了,只要产品质量好,距离就不是问题。” 苏绍贵的话里透着自信。
如今在白鹭乡龙富村,在苏绍贵的带领下,有20多户农户靠着电商平台让自家的农副产品畅销各地。据白鹭乡党委组织委员张海兵介绍,该乡在“三化”建设中,通过建强基层党支部、拓展基层阵地的政治和服务功能,依托远程教育站点,实行村村联“网”、户户触“网”,有针对性地举办了3期电商培训班,组织相关人员到赣州高新区、储潭镇等多地参观学习农产品销售和物流知识,为白鹭这个边远山乡的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据不完全统计,仅今年上半年,白鹭乡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各地的农副产品产值突破300万元,惠及农户1000多人。
“白鹭虽远,但随着各村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都逐步强起来,村民脱贫致富的路子多起来,我们的各项工作在区里也在争先进、获好评,边远山乡也不再‘边缘’。”白鹭乡党委副书记陈得慧如是说道。
结束采访,依依挥别白鹭,汽车在宽阔平坦的水泥路上奔驰,司机说,不到半个小时,白鹭人就可以上高速、坐高铁,就可以通江达海、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