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记者 李景录 通讯员 唐丽琴 摄影报道
编者按:10月18日,《经济日报》第十二版“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印记”栏目,以整版篇幅刊发图文报道《江西赣州安远咀下村 志智双扶 借“绿”生金》,介绍咀下村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帮扶下,发展特色产业和生态旅游,实现脱贫退出。本报现予转发,以飨读者。
秋收季,江西省赣州市安远县三百山镇咀下村,青山如黛,果树满枝,田园景美如画。
咀下村位于安远县东南部,建档立卡贫困户66户266人。自2016年开始,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定点帮扶安远县,把咀下村作为扶贫发力点,投入700多万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2017年,咀下村退出贫困村序列。
“志智双扶”激发内生动力。近年来,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选派优秀干部挂职到基层一线扶贫,并充分运用智力资源和平台资源优势,通过举办干部培训班、送教下基层等多种方式,为安远县脱贫攻坚和长远发展蓄积力量。
特色产业增强“造血”能力。咀下村发展脐橙、百香果、蔬菜种植等特色产业,建设村级光伏基地,2019年实现村集体收入近30万元。
生态旅游实现借“绿”生金。咀下村利用紧邻国家4A级景区三百山的优势,建设了占地360多亩的房车露营生态休闲公园,并采取村民和贫困户用土地房屋等入股的方式,发展村集体经济旅游民宿。
安远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罗霄山脉集中连片特困县。2019年4月,安远县实现脱贫摘帽。赣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安远县委书记严水石对记者说:“近年来,安远县通过大力发展产业扶贫、旅游扶贫、生态扶贫等路径,着力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有效带动了全县贫困群众脱贫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