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龙南有只“小百灵”
山歌传递客家情

——记龙南市客家山歌传人赖奕璇
赖奕璇跟着龙南山歌大王陈科发学唱山歌。 (资料图片)

  □叶波  邹逢春  记者  王怡岚  文/图

  “客家山歌嘞名声响,天籁之音传四方,支支山歌表情义嘞,祝福大家幸福长……”近日,清脆悦耳的客家山歌声从龙南市桃江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飘出,这是赖奕璇正带着小朋友们学唱老师新教的山歌。一声“哎呀勒”韵律古朴悠扬,客家山歌既是客家先民表达情感的方式,更是客家文化传承的一种符号。

  赖奕璇是龙南市第二中学的一名学生,凭借着对客家山歌的深深热爱和近年来在客家山歌领域的优秀表现,她被授予龙南市客家山歌传人称号。

  浓情厚爱来自父辈

  赖奕璇的父亲是个客家山歌爱好者,经常会和歌友一起唱山歌,也常在家里练习。在长期的耳濡目染中,赖奕璇被这种“所见皆能唱、我口唱我心之所想”的独特艺术深深吸引,在她看来,山歌传情是那么亲切与自然。父女俩闲来无事常常对哼几句,生活也多了不少乐趣,也增进了父女之间的感情。

  “我父亲常说,客家山歌是一种口头文学,是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歌,它反映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语言通俗,调子也很古朴,比起现在的流行音乐,很多年轻人不喜欢听,更不会唱。如果不能好好传承,客家山歌就有断代的危险。”从父亲的口中,赖奕璇了解了很多客家山歌的前世今生,对客家山歌的兴趣与日俱增,她爱唱山歌,也立志传唱山歌,让山歌融入她的生活。

  立志传承辛勤付出

  为唱好山歌,赖奕璇8岁开始跟随龙南山歌大王陈科发学习。为了练好这门技艺,多年来她不怕苦、不怕累。

  客家山歌里有很多方言,咬字清晰是基本功。赖奕璇从小讲的是普通话,较少接触客家方言,如何将方言山歌一字一句唱清楚唱准,成了她学唱山歌遇到的第一个障碍。每次上课时,她认真记录老师的发音,下课后反复念唱,有时为了唱清楚一个字,一遍一遍练习,舌头都被牙齿磨起泡了。为了练好语言,赖奕璇不放过任何练习机会,经常和会讲方言的同学交流,每到假期,她总爱去周边乡村找年纪较大的阿公阿婆,用方言和他们唠嗑,碰到自己没听过的方言,及时记录到随身带的本子上。

  日复一日不懈努力让赖奕璇进步巨大。“围美龙南 多彩非遗”客家山歌演唱会、龙南首届旅游文化节、“客家亲,全南情”全球客家山歌走进全南演唱会、龙南市“围美龙南 客家千年”旅游节各景区山歌巡演……从2017年起,她频频亮相民间文化艺术舞台,深情献唱客家山歌,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山歌小明星。在2019年6月中国音乐学院第八届全国社会艺术水平考级大赛赣南赛区声乐复赛中,赖奕璇荣获六级一等奖,进入全国总决赛。此外,她还参与陈科发山歌集锦一、二集拍摄。

  传唱山歌传承文化

  “我刚学会第一首山歌,唱给同学们听的时候,很多人嘲笑我,说听不懂。当时很难过,但更坚定了想把山歌唱给每个人听的想法。”赖奕璇说,此后的长期学习中,她始终把传唱客家山歌、弘扬客家文化相结合。

  “客家山歌”已经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名龙南市客家山歌传人,赖奕璇深知自己肩负使命。在她看来,每一首客家山歌的背后都有一个客家故事,客家山歌承载着一段段客家文化,也只有在客家文化的滋润下,客家山歌才更灵动。因此,她的课余时间几乎都用来查找、阅读客家文化、客家山歌的相关资料。她希望自己不仅是客家山歌的传唱人,更是客家文化的传承人。

  赖奕璇也深知,要让客家山歌真正传承下去,一两个人的努力远远不够。传唱山歌,需要一群人、一代代人的努力。平时她十分关心与她一起唱歌的小伙伴,每次练歌,她都充当大姐姐、小老师的角色,尽力帮助学唱山歌的孩子们,还常和老师一起到各个学校教同学们唱山歌。

  “现在,我唱山歌时同学们都不再嘲笑我,而是理解和欣赏,这让我觉得努力没有白费。”赖奕璇说,“我会继续唱好客家山歌,讲好客家故事,传播客家文化,让客家精神代代相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兴国范年松24年悉心照顾孤残叔叔的故事
~~~——记龙南市客家山歌传人赖奕璇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时事
   第04版:时事
   第05版:周末
   第06版:广告
   第07版:悦读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缝
   第10版:中缝
久病床前有孝侄
龙南有只“小百灵” 山歌传递客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