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从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营养

  □周鸿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近日,赣州市组织拍摄系列红色微电影,汇编制作《苏区精神放光芒》视频课件,为正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提供生动鲜活的特色教材,这一举措有利于丰富学习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百年奋斗历程,在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都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足迹,书写了可歌可泣的红色故事,涌现出不少可亲可敬的英雄人物。这些红色资源见证了我们党诞生、成长、发展的过程,记载着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探索,蕴含着革命先辈的崇高理想、坚定信念和为民情怀。特别是包括赣南革命老区在内的整个江西,红色资源极为丰富,拥有2900多处革命旧居旧址和革命纪念馆(博物馆),从安源工人运动到八一南昌起义,从井冈山斗争到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从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这些重大革命活动在党的历史上具有特殊重要意义,孕育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和长征精神,承载着我们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

  红色资源是鲜活的历史,是一代代共产党人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各地要注重搜集整理本地红色历史,及时修缮革命遗迹旧址,打造党性教育新阵地。要深入挖掘先辈先烈的光辉事迹,组织文艺精品创作,开发红色旅游线路,更好发挥以史为鉴、资政育人作用。然而,有的地方对家门口的红色遗存保护利用不够,任其闲置倒塌,或者擅自拆除改建,也有人对身边的红色资源熟视无睹,却舍近求远去舟车劳顿去外地参观学习。如果弃本土红色资源而不用,如果连本地的党史人物都知之不深、道之不明,遑论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身边的事更感人,家乡的人更亲切,以此作为党史学习教育内容,更接地气,也更容易引起思想和情感共鸣,增强认同感和自豪感。

  红色资源是凝固的党史,要用好用活,必须创新方法手段,增强学习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钻进故纸堆里就史说史,板着脸孔上课说教,势必枯燥乏味,给人凌虚蹈空的感觉。我们不仅要集中时间坐下来静心研读党史,更要走出去就近参观红色景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以参与式、体验式、沉浸式的现场教学,将历史事件、革命战争、红军生活情景有机融入,近距离触摸历史,深切感悟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真正弄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还可以请革命后代讲红色故事,组织“红色歌曲大家唱”等活动,在寓教于乐中继承光荣传统,赓续红色基因,坚定永远热爱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和决心,鼓起迈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的精气神。

  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从中汲取精神的营养,获取前行的智慧和力量,我们就一定能继往开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伟大实践中建功立业,续写新的时代华章。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红土
   第04版:专题
   第05版:时事
   第06版:时事
   第07版:法治
   第08版:教育
八七会议精神在赣南的贯彻
杨庆荣 赤胆忠心,至死不悔
从红色资源中汲取精神营养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