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

——赣县中学“543”导学课堂的探索实践

  □记者  廖福玲

  针对目前学校依然存在“教师讲风盛,学生被动学”造成课堂“低效或无效”的现象,从2011年开始,赣县中学以建构主义理论为依托,以调整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流程为切入点,对高中所有高考学科的课堂教学进行一番深入研究和探索,最终形成一个能转变传统“教”“学”方式,有利于师生共同发展的有效课堂——“543”导学课堂。

  “543”导学课堂,是以建构主义、有效教学、翻转教学等理论为依托,以学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先学后导、以学定教为原则的合作式课堂。“543”中的“5”是指依案自学、交流展示、精讲点拨、巩固训练、总结评价五个导学环节;“4”是指培养学生学会读书、学会交流、学会解题、学会总结四种学习能力;“3”是指实现高效果、高效率、高效益三个高效目标。

  据了解,“543”导学课堂中的五个导学环节具体运用到课堂教学中,结合学科、学生、课堂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或调整,这就形成不同学科新授课、讲评课、复习课等“三课型”的多种变式。以语文学科为例,新授课的内容包括:情境导入、目标解读、预习检测、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回扣目标、巩固训练、总结评价;讲评课的内容包括:讲评导入、出示目标、知识回顾、合作交流、展示点拨、拓展训练、课堂小结、作业布置;复习课的内容包括:复习导入、复习定标、交流讨论、总结规律、巩固提升。

  在探究教学流程的同时,该课堂对学生学会读书、学会交流、学会解题、学会总结四种学习能力培养,进行了具体深入的研究,不断总结出一套具有特色的“543”教学行为策略,即预习、交流、展示、听展、点评五策略,从而实现从以“教”为主的教学课堂逐步走向以“学”为主的学习课堂的课改目标。此外,教师则要求落实好编写学案、拟写导案、制作课件、精讲点拨“四项要求”。

  经过多年实践,该校通过“543”导学课堂初步探索出了一条适合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县级中学课堂教学改革的道路,提升了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初步建立了以专家引领、校本培训和课例研究为主要特征的校本教研制度,有效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不仅更新了教学理念,转变了教学方式,提升了教学能力,而且增强了科研能力,收获了累累硕果。学生不仅增强了自主意识,培养了学习习惯,提高了学习能力,而且近三年在学科竞赛上成绩斐然。此外,该课堂模式培养了许多各具特色的优秀教师,先后赴石城、宁都、会昌等县,九江、宜春、南昌等市,及湖南、山东、四川等省送课,并在安远一中、上饶市铅山一中、云南省弥渡一中等推广实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记江西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余丽霞
~~~——赣县中学“543”导学课堂的探索实践
~~~
~~~
市直中学义务教育阶段课后托管服务有了收费标准~~~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红土
   第04版:广告
   第05版:视觉
   第06版:法治
   第07版:教育
   第08版:金融
铸魂育人永不悔
学生“动”起来 课堂“活”起来
章贡区举行“童心向党 阳光下成长”作品展
图片新闻
每个学生每课时3.75元
严防儿童溺水需形成更大合力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