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玉 记者 彭梦琴
在安远县天心镇,有这样一户文明家庭,丈夫是三级残疾军人,妻子用37年的真情守护为丈夫撑起美好的天空;她7年义务修路,用双手打通通往山顶的山路。这就是钟宝香家庭的大爱故事。
1958年出生的钟宝香从小对兵哥哥就有一种崇拜之情。1978年,钟宝香嫁给还在北京服役的廖良辉。当时廖良辉在部队负过伤,但是在钟宝香的心中,军人就是英雄,英雄受伤的时候更需要人去照顾。她义无反顾地嫁给了他。
钟宝香拿着早已泛黄且略带破损的军人残疾证回忆道:1974年的一天,廖良辉接到紧急施工的任务,途中不幸发生意外。一棵大树被大风刮倒,砸中了车子,廖良辉的头部受到严重撞击。经过抢救,人虽然活过来了,但从此也留下了后遗症。
“手和脚都没有断,就是运动神经断了导致不能指挥右脚。”钟宝香回忆,开始的几年,廖良辉的身体还好,很多事情能够自己料理。但是后来,廖良辉的身体每况愈下,除了吃饭,其他的都要钟宝香辅助。年复一年,日复一日,钟宝香一个人挑起了家里的重担,一边照顾廖良辉的饮食起居,一边挣钱养活一家人。
“当年丈夫和我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辛苦了。但是夫妻之间本就应该共患难。”钟宝香说,这么多年,辛苦是肯定的,但是夫妻俩互相体谅互相关心,和廖良辉在一起的这几十年钟宝香很知足。2015年3月,廖良辉去世了。
丈夫去世后,钟宝香本可以休息在家,但是她却选择发挥余热,用勤劳的双手为百姓修路。“以前丈夫在世的时候我总是全身心忙于照顾好他,丈夫去世后,在我有生之年能够修好这条山路就是最有意义的事了。”钟宝香说。钟宝香约上爬山的几个姐妹一起修路,她凭着一把锄头、一个锤子、一把铲子一干就是7年。7年,2555天,3公里山路,她打通了通往山顶的盘旋山路。如今,这条3公里长的山路宛如蛟龙盘旋于山际中,每天都有许许多多的人通过这条山路登上山顶锻炼身体。
在钟宝香的影响下,她的儿子、女儿和儿媳都非常孝顺她、尊敬她。2015年,钟宝香自愿捐出退休工资1万余元,创办保康健身操队。创办健身操队以来,队员们身体更好了,生活也更丰富了,她们告别了吃完晚饭窝在家里看电视或和邻居朋友聊天、搓麻将的单调生活。
钟宝香几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着价值。她的善心善举为村民树起了标杆,传递着“向善”力量,带动着乡村的文明风气,汇聚成乡村的最美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