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年古村的“突围”

——于都县段屋乡寒信村壮大乡村旅游侧记

  □特约记者段观连 通讯员宋嘉华 孙嘉龙 

  百里梅江蜿蜒而过,千年巨榕逶迤江边。青山、碧水、沙滩,古道、古榕、古码头、古建筑……盛夏时分,漫步在于都县段屋乡寒信村村间古道,青砖、白墙、黛瓦,蓝天白云下的老祠堂,处处都能感受到浓浓的历史古韵。

  “寒信从明洪武年间开始形成,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发展历史。”据段屋乡党委书记谢慧介绍,寒信村2013年就被列入“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先后获评江西省“生态最美乡村”、赣州市首届“和谐·魅力乡村”“最佳自然风光奖”。

  虽然有诸多荣誉在身,但是承载量不大、景观单一、产业少等因素,曾一度限制了寒信村的进一步发展。

  传统古村落如何突围,迸发时代魅力?“让承载近千年传说的历史文化古村与新时代接轨,在振兴发展中不断焕发出勃勃生机。通过打好保护、建设、文化活动三张牌,让寒信村探索出了一条旅游振兴的好路子。” 谢慧说道。

  打好旅游“保护”牌。段屋乡通过制定《寒信古村保护开发村民公约》,先后申报筹措4000余万元,以文化传承和古村保护为前提,在不搞大拆大建的前提下,对所有古建筑修旧如旧。成立非遗传习所,组织了一支非遗表演队,积极开展非遗展演。在旅游产品上,围绕古村文化主题精心设计,在民俗、非遗展示体验上做到特色鲜明,寒信峡焙豆腐、嗦粉、勾筒制作、宗仙传说、水府庙传说等一大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列入县级非遗保护项目,2021年初,寒信村被列为“赣州市第一批非遗小镇”“江西省非遗传承小镇”。

  做好旅游建设文章。依托古道、古榕、沙滩,建设美食一条街,不定期开展激光音乐秀、美食、沙滩篝火、非遗表演、露天电影等活动,让游客不仅能观景,更能感受特别的休闲娱乐方式;立足红一军团红一师第四团集结出发地旧址,沿河堤复原打造4.5公里红军长征历史步道,因地制宜建设了铁索桥、叠水瀑布、梅花桩、烽火瞭望台、古码头等,不断提升旅游内生动力。

  下好旅游“文化活动”妙棋。舞龙灯、打草鞋、唱客家古文……今年春节前期,各种别开生面的春节文化活动,让寒信村的虎年新春“年味十足”;今年6月,“连接现代生活·绽放迷人光彩”为主题的2022年非遗宣传展示活动在寒信古村举办。珍珠粉、糖画、峡山道菜、美玲豆腐、艾米馃、嗦粉、擂茶……一道道美食让人唇齿留香;唢呐公婆吹、擂茶舞、茶篮灯、木偶戏……一场场展演活动让游客流连忘返。短短两天的非遗展演活动,就吸引游客近3万人次。此外,通过组织策划“客家传统文化研学”活动,寒信成为国内外学生古色研学活动的热门乡村,寒信古村还因此被列为“于都百里长征徒步旅游线路”的起点。

  “旅游让寒信人气足了,产业也活了。”寒信村党支部书记肖建久介绍,乘着人气东风,该村及时成立寒信古村落旅游专业合作社,直接吸纳劳动力就业50人以上参与到餐饮、住宿、娱乐、环境卫生清理等服务接待工作中,本地农村劳动力就业人数占比98%。创办农家乐、家庭农场,开办民宿,开发农特旅游商品……旅游产业的发展还带动年轻人返乡创业,拉动兼职岗位100个以上。

  据了解,近两年来,寒信古村年接待游客达18万人次,旅游年综合收入达3100万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于都县全力推动乡村旅游侧记
~~~
~~~
丰田村:~~~
~~~——于都县段屋乡寒信村壮大乡村旅游侧记
渔翁埠:~~~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红土
   第04版:于都新闻
   第05版:金融
   第06版:法治
   第07版:教育
   第08版:文化
“五美”乡村入画来
于都全力打响体育融合品牌
“云课堂”让长征文化“活”起来
昔日荒地变“宝地”
千年古村的“突围”
用活红色资源助农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