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庆作 陈安
红军和苏区的发展,特别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使国民党统治集团感到极大的威胁。他们不但在军事上实行“杀死政策”,对中央苏区发动大规模的军事“围剿”,而且在经济上实行“饿死政策”,企图使苏区“无粒米勺水之接济,无蚍蜉蚊蚁之通报”。苏区几乎完全断绝对外贸易,食盐、布匹、药品等日常必需品奇缺。
为应对国民党的残酷军事“围剿”和严密经济封锁,发展对外贸易就成为苏区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苏区对外贸易,是指同国民党统治区域(亦称白区)间进行的贸易。1933年2月,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决定在国民经济部下设对外贸易局(4月后改称中央国民经济部对外贸易总局,简称中央对外贸易总局),机关驻瑞金城南门岗(后迁驻瑞金云石山),首任局长钱之光,副局长江亚民。
中央对外贸易总局下设会计、保管、总务、采购、运输等5个科。根据中央苏区外贸发展需要,中央对外贸易总局先后设立了赣县江口、闽西汀州、会昌乱石、吉安值夏等4个直属外贸分局。苏区各省、县国民经济部也分别设立了对外贸易局。4个直属分局和各省、县外贸局业务均隶属于中央对外贸易总局领导。
为了方便中央苏区对外贸易的开展,同时为了增加税收、充裕财政,中央财政部税务总局在会昌筠门岭、赣县茅店等地,先后设立17个关税处,负责对外贸易进出口物资的检查和关税管理。
中央对外贸易总局统管苏区对外贸易工作,但不具体经营外贸业务,具体业务由4个直属外贸分局负责。赣县江口外贸分局主要承担广东和赣州方向物资进出口任务,闽 西汀州外贸分局主要承担广东、福建沿海方向物资采购,吉安值夏外贸分局主要承担吉安、南昌方向物资采购,会昌乱石外贸分局以收购和出口钨砂为主。各直属分局根据情况分别下设若干物资采购站(处)。
1933年8月,毛泽东在中央苏区南部十七县经济建设大会上指出,中央苏区的粮食出口,“每年大约三百万担谷子”,钨精矿出口量无精确统计,仅江口外贸分局组织出口的钨精砂就有5000余吨;“中央苏区每年买进食盐价值约九百万元,布每年买进价值约六百万元”。此外,中央苏区还购买了数量可观的日用品、药品及医疗器材、军工材料等。
关于中央苏区的对外贸易,钱之光后来回忆说:“当时所谓对外贸易,实际上是以货换货,以物换物。我们出口的东西有:粮食、钨砂、豆子、樟脑、纸张、木材等,这些都是大宗大宗地出口。进口的东西主要有:食盐、布匹、军工材料、医药器材、无线电器材。”
随着对外贸易的扩大,中央对外贸易总局多次增设下属机构。比如,1933年10月,宁化、新泉、上杭等对外贸易分局设立,主要是进口食盐和石油,输出纸和莲子;1933年12月,为扩大对外贸易,永丰、崇仁、南丰、宜黄、广昌、乐安等县设立对外贸易分局。据有关史料记载,到1933年底,对外贸易分局的数量约20个。
在中央苏区各对外贸易分局中,江口外贸分局所占贸易的比重最大。江口外贸分局内设会计、出纳、采办、业务(保管)、总务、运输等6个科,设有赣县储潭、大湖江、长洛和兴国等4个采办处,在峡山设有一个存放金银贵重物品的仓库,在江口金背洞设有一个存放货物的仓库。由于交通运输便利,江口外贸分局承担的物资进出口任务最重,因而其规模也是最大的,工作人员最多时有100多人。出于安全保卫考虑,江口外贸分局专门配备了一个武装连;从江口至瑞金沿途设有10多个武装联络哨,有一支专门护送银圆的武装运输队。
为加强与白区商人的联系,1933年夏,中央对外贸易总局与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协商,全总苏区中央执行局下属的苦力运输工会在赣县江口李家村设立赣江办事处,王贤选、潘德圣、钟魁先后任办事处代理主任或主任。办事处内设白区工作部、组织部、宣传部、妇女工作部和苦力运输工会等工作机构。中央苦力运输工会还在南昌设立了一个办事处,由江西省木船工会船排部部长管志华任主任,负责中央苏区在赣江下游船只的管理工作。赣江办事处专门在接近赣州的茅店、储潭等地设有工作站,在南昌、九江等地都派驻有工作人员。
在中央苏区对外贸易工作中,江口外贸分局和赣江办事处发挥作用最大,工作最活跃、最有成绩。他们大力宣传和发挥苏区外贸政策优势,动员和吸引白区商人与苏区互市贸易,以自己的诚实守信,赢得白区商人的信赖。江口外贸分局每月出口的钨砂、粮食、烟叶、樟脑、茶油、花生、豆子、竹木等商品,营业额少则60万元,多则150万元以上;进口的食盐、布匹、西药等苏区急需物资,每月少则130万元,多则200万元以上,均以黄金、银圆结算。
1934年7月,中革军委为准备中央红军战略转移时用的药品,要求江口外贸分局在两个月内筹办6万元西药。江口外贸分局接到任务后,召集赣州商人秘密开会,研究采购办法。经过40多天努力,江口外贸分局超额完成任务,采购到8万余元所需药品和一批布匹、食盐,确保了红军急需。
8月的一天凌晨,江口外贸分局武装连外出执行任务,遭到国民党军袭击。外贸分局局长刘炳奎组织人员紧急转移了一部分贵重物资,但仍遭受经济损失3.79万元。在中央国民经济部领导和关怀下,江口外贸分局迅速重整旗鼓,恢复业务活动。10月中旬,江口外贸分局根据中央国民经济部指示,收拢货币,停止营业,所有物资由原分局局长姚名琨移交给赣南军区接管,工作人员中身体不好的回原籍工作,其余随中央红军长征。吉安值夏和闽西汀州外贸分局,同样采取各种办法发展赤白贸易,取得了很好效果。
在党的领导下,中央对外贸易总局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对外贸易工作, 有效地疏通了苏区与白区之间因经济封锁而堵塞的商品流通渠道, 较好地发挥了外联内引的流通功能,进一步巩固了苏维埃政权。正如毛泽东在“二苏大会”上指出:“由于对外贸易局等机关的设立,已经得到初步的成绩。”他称赞发展苏区对外贸易“是发展苏区国民经济的枢纽”。
总之,中央苏区的对外贸易工作,是在极端艰苦的战争环境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项开创性工作,为后来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开展对外贸易积累了历史经验、提供了重要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