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同予者”记

  □谢李发生

  童幼见莲,莫名心喜,或曰天性;少年就读,甚爱《爱莲说》,习文习字,屡写不鲜;及长,以笔墨句读为业,乡邑从教,知性笃行谦谦之风:濂溪先生之喻,奉行半生矣。

  壬寅仲夏,适《爱莲说》首发雩都(今于都)观善岩(今罗田岩)九五九年,正逢其会,幸与纪念。于予乃心灵之涤、学习之旅,获益颇丰,感慨良多。其事,客居雩邑“同予者”,张君少华、李君萌、袁君海云,本邑谢君芸华,鼓动发起,大力促成。文博执事诸君,策划奔走,不舍昼夜。

  予忝附骥尾,于兹感怀。应时应事,与内子琼萍集简庐之琴书俊达,创排古琴合奏《只此青绿》。白昼均忙于公事,夜习研练每至黎明,信可嘉也。至展演之日,简庐·离染古琴合奏赢得一致好评,甚为欣喜。

  再者,执事诸君嘱予书《爱莲说》折扇呈众嘉宾。吾知此书意义,欣然应允;赣南方史专家愚圃张君少华先生,素为吾辈景仰敬重,亦勉励有加:“须本邑书法人挥毫,宜君执笔。”且相偕“同予者”文化李君萌至简庐品茗话莲,备文本题跋,议扇面题签,解予诸般思虑。少华先生就文本题跋云:“世人盛爱牡丹”之“盛”,唐宋时为“盛”,以示“广泛众多”,今人已惯为“甚”;跋应为“舂陵周惇实撰,四明沈希颜书,太原王摶篆额。嘉祐八年五月十五日江东钱柘上石”;周敦颐,原名惇实,因避宋英宗讳,改为敦颐;江东钱柘是“柘”非“拓”,《雩都县志》《赣州府志》记载雩都知县条目为“钱柘,字建侯,嘉祐七年任”;王摶即王鸿,北宋著名理学家、书法家,字翼道,号需岩生,雩都人,系东晋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第二十四代孙,工隶篆,善八分书。

  于是,予题签于右扇半上,留白,文跋款随扇形书之;为便传播,字体反复斟酌,题签行书“同予者”,小楷文款,跋文用隶;启首章“简庐”,闲章朱文“澄怀”,名章“谢李发生”。沐手恭书,几易三稿,通宵至晨乃成。

  是日,公元二零二二年六月十三日。谨以数言,聊为成文,不足以遣志抒情,惟述愿为莲为君子而已。余生践行之。笑庄见石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知行
   第04版:赣江源
   第05版:示范争先 干就赣好
   第06版:示范争先 干就赣好
   第08版:示范争先 干就赣好
   第09版:示范争先 干就赣好
   第10版:示范争先 干就赣好
   第13版:示范争先 干就赣好
   第14版:示范争先 干就赣好
   第17版:示范争先 干就赣好
   第18版:示范争先 干就赣好
那年上大学
带午饭的通学生
孤舟静泊
清清东江源
刘大拿失业
“同予者”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