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涂家福 通讯员钟志勤 胡慧秀 文/图
“有今天的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的结果,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好日子。”近日,信丰县嘉定镇抗战老兵罗明达在百岁生日时对家人及亲朋好友寄语。
罗明达出生于1923年7月,抗战时期是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第二支队的一名传令兵。2015年9月,92岁高龄的罗明达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作为一位抗战老兵,罗明达淡泊名利,永葆革命军人本色,经常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子孙勿忘历史、珍爱和平、铭记党恩、奋发进取,用实际行动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传承良好家风,受到了社会的尊重和褒奖。
A
抗战老兵迎来百岁生日
“今天是个好日子,让我们共同祝愿抗战老兵生日快乐!”
“罗爷爷,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向抗战老兵学习、致敬!”
近日,罗明达迎来了100岁生日,信丰县委统战部、县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负责同志、罗明达的家人和亲朋好友齐聚一堂,为老人举办了一场不同寻常的百岁寿辰庆祝活动。活动中,精神矍铄的罗明达胸前佩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看着由家人自编自演的大合唱《生日歌》《父亲》等节目,乐得合不拢嘴。
人生百岁,实在难得。罗明达感慨万千:“今天是我的百岁生日,感谢党和政府一直以来的关心。有今天的好日子,是中国共产党英明领导的结果,要更加珍惜今天的好日子。”在热烈的掌声和美好的祝福声中,老人即兴讲述当年艰苦抗战的烽火岁月,畅谈在党的领导下,祖国发生翻天覆地的可喜变化,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并勉励年轻一代永远听党话、跟党走。
B
机智勇敢传军令
罗明达祖籍广东省梅州市,父母是归国华侨,他12岁时跟随父母从泰国回到梅州读书。1939年,侵华日军开始入侵广东潮汕地区。年仅16岁正在求学的罗明达在老师的带领下毅然加入抗日队伍。“支队领导看我瘦小、腿细、灵活,说,你就做一名传令兵吧。”自此,罗明达成为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韩江纵队第二支队的一名传令兵。
“传令兵的任务就是送信。那时候相当艰苦,一跑就是一百多里路。生活十分困难,吃饭没有什么菜,一块萝卜干只有两个手指头大,要吃一天。有时候没饭吃,只能靠野果充饥。”罗明达老人回忆说,为了及时把前方的情报传达到后方,不管刮风下雨,山高路远,接到命令就要出发。当时没有什么交通工具,靠两条腿,一天要走一百多里,有时候为了躲避敌人的追击,还要穿山越岭,跋山涉水、风餐露宿是常有的事。
有一次,日寇想偷渡韩江,要征集民船,侦察兵得知消息后立马报告。支队长立即写了一封信交给罗明达,叮嘱其务必火速送到纵队指挥部。接到命令的罗明达将信折叠放进草帽藏好,一刻也不敢耽搁,连夜徒步一百多里将信送到纵队,并将回信带回支队。一来一回,两天两夜,机智勇敢的罗明达靠着信念支撑,胜利完成了这次火速送达情报的任务。
1939年至1945年期间,抗日游击队在广东韩江两岸开展敌后游击战争,有效地阻击了日寇向梅州和江西寻乌、信丰、龙南等地的进犯。抗战胜利后,罗明达参加了解放战争,在第四野战军39军115师担任电话兵。他不怕牺牲,勇敢顽强,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因腿部负伤,他于1950年4月从部队退伍后投靠亲戚来到信丰,后来一直在信丰县合作商店工作,直至1983年退休。
来到信丰后,罗明达深藏功与名,默默奉献,无怨无悔。在2010年前,儿女们并不知道他参加过抗日战争。“以前只知道父亲当过兵,直到2010年因为县民政局调查1953年前的退役军人情况,查阅我父亲的档案才知道。”说起父亲,大儿子罗春南心生敬意。
C
优良家风代代传
百年沧桑,亲历见证。100岁的罗明达经历了国家山河破碎、家人流离失所、革命取得胜利、国家不断强大的过程。他虽然年事已高,但耳聪目明,思路清晰,学会了上网了解国家大事。他还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教育子孙勿忘历史、珍爱和平,铭记党恩、奋发进取,用实际行动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传承良好家风。
“穷人不需多,三升米就唱歌。”这是罗春南七兄妹从小到大听父亲吟唱的客家山歌。“我父亲从我们幼年起就告诉我们做人要清清白白,低调行事,不重于物质,不沾染恶习;做事要认认真真,勤勤恳恳,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罗春南说,父亲长寿的原因,也在于他淡泊名利、心态平和。
2010年,在一次查档案的过程中,儿女们在其父亲的档案里发现了一封检讨书。检讨书上写着:“我身为豆腐协会的会长,向群众要了二两蕃薯粉炒菜,这是我的不对,今后要做到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大公无私,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理念一直贯穿于罗明达老人对孩子的教育当中。
如今,罗家已是四世同堂,子贤孙孝,令人羡慕,儿孙中有7人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罗明达的二儿子罗春焕说:“我家兄弟姐妹7个,个个爱岗敬业,遵纪守法,这都是父亲言传身教的功劳。”
罗明达的孙子罗汉杰品学兼优,是法学硕士,现在北京一家律师事务所工作,这次特地赶回来向爷爷祝寿。他动情地说,作为晚辈要继承爷爷爱党爱国、吃苦耐劳、甘于奉献的精神,立足本职,扎实工作,回报社会。
“老兵不老,精神永存。‘八一’之际,参加罗老的生日聚会很有意义,他老人家是我们退役军人学习的榜样,他的精神和品格将进一步激励我们永葆军人本色,不忘初心使命,继续一路前行。”信丰县退役军人服务中心主任刘军生说。
山中自有千年松,世间难逢百岁人。百岁的罗明达按捺不住内心的喜悦和激动,送上了自己诚挚的祝福:“祝愿祖国更加繁荣昌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