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青菜芋头羹

  □邱俊霖

  每到秋天,便是芋头成熟的时节了。田间那接天的芋叶,碧绿无穷却也隐约泛黄,在金秋的艳阳下,阔大的芋叶都微微卷起,颇似盛夏时节的荷叶。所以,赣南家乡的人也把芋叶叫作“芋荷”。

  在故乡,芋头、芋茎、芋叶皆有其吃法。芋叶可以当作一道应季的时蔬,烹饪简单,通常清炒食用便可,也可切成碎末后与大米熬粥喝,或是和鸡蛋一起,打一道鸡蛋芋荷汤,别有一番风味。

  至于芋头的茎秆,则用酒酿制成的浆水泡制成酸芋荷,这样泡出来的芋荷,酸爽鲜美,香脆无比,此外,酸芋荷金黄的色泽,也与农家丰收的喜悦相互映衬着。

  而芋头,则可以切块或是刨成芋头丝,用来蒸煮炒或是红烧皆可。不过,故乡的人们总是偏爱那一道青菜芋头羹,而对于我来说,更是一道令人心心念念的菜。童年时,每当秋天收了芋头之后,我便总是坐在灶膛口,想着往柴火灶的灶肚里头添柴火,让长辈们给我做青菜芋头羹。

  做芋头羹,需要先将芋头洗净,一个个放入加水的锅中,煮熟,之后再捞出,放入冷水中冷却。煮熟后的芋头,直接用手便可轻松将其外皮剥除。之后将锅烧热,倒下一勺菜油,油热之后,把大蒜、生姜、辣椒等佐料放入油锅里煸香,再加入剥了皮的芋头,倒入清水。此后,再将芋头适当碾烂,盖上锅盖。待水煮沸,投进剁好的酸菜和青菜,入锅翻匀,最后撒上葱花、芹菜珠或是香菜,这时一锅热气腾腾的青菜芋头羹就可以出锅了。其实,煮好之后的青菜芋头羹并不好看,食材与汤汁融在一起,里头夹杂着大大小小的菜叶,颇像一道杂烩,又似乎更像一道“残羹”,甚至有人还觉得有点儿像“猪食”。然而,这些都并不妨碍热腾腾的香气喷涌而出,让人见后垂涎欲滴。

  青菜芋头羹虽然卖相不好,吃起来却格外美味,尤其是拌过的米饭口感黏糊而细腻,绵柔香糯,略微带有辣味,还有酸菜所裹挟的酸味,令人齿颊生津,分外开胃。犹记得儿时,生活条件并不富足,一碗青菜芋头羹拌上米饭,夹一筷子酸芋荷,就着芋叶就能吃上一天。

  据说,芋头本身便有开胃助消化的功能,因此,当餐桌上有青菜芋头羹这道菜时,便会令人食欲大增。此外,芋头的生命力很顽强,在生活不富裕的年代里,芋头就是人们重要的口粮之一。汪曾祺先生在其散文《生机》中便提到,1946年,他离开昆明去上海,因等船期滞留,在其居住的公寓楼上有一堆煤块,里头居然长出了一棵芋头。没有土壤,也没有肥料,仅仅依靠一点儿雨水,竟然长出了几片碧绿肥厚的叶子,在风中高兴地摇曳着。顽强的芋头,让人欢喜无比,更给了人们生活的勇气。

  后来,我上中学了,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人们在做芋头羹的时候,也会往里头加些肉丁。而到了现在,生活条件更加富足,芋头羹里的佐料变得愈加丰富起来,除了肉丁,还有虾仁等各种食材,更有甚者,我见过往芋头羹里加鲍鱼的。

  对于现在的人们来说,青菜芋头羹或许早已算不上有排场的菜了。可是,每到逢年过节时,故乡人们的餐桌上,还是会看到青菜芋头羹的身影。一碗青菜芋头羹,食材普通,其貌不扬,却总是能够唤醒人们记忆里的馨香。无论何时,那道青菜芋头羹,始终温暖着我的肠胃,滋润着我的心田。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视觉
   第04版:赣江源
我家的中秋故事
小小安福
我爱你祖国
十月的思绪
秋水渔影
奔月,奔月
青菜芋头羹
渔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