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孩子学会“科学争吵”

——绘本《吵架了怎么办?》赏析
《吵架了怎么办?》(德)桑德拉·格林 著 莱娜·埃勒曼 绘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刘学正

  “我踢得好!”“不,我踢得更好!”“你把飞盘扔进草丛,你去捡!”“你的裤子长,不怕扎!”“我跑赢了!”“你抢跑!”……在孩子们的相处中,笑声不停,争吵也时有发生,常因不同的观点而情绪激动,甚至动起手来。对此,德国女作家桑德拉·格林在其创作的绘本《吵架了怎么办?》中提到,就孩子而言,争吵是一种难以避免的行为,一件很小的事就有可能点燃他们的“斗志”。家长要做的,不是一味地打压,而是帮助孩子认清争吵的本质,遵守争吵的规则,让孩子学会科学理性地“吵架”。 

  争吵是什么感觉?“争吵时,我们会产生强烈的情绪。我们会生气、愤怒,或许还会感到恐惧或者伤心。”作者认为,有时,我们自己也搞不清楚为什么会争吵,它的发生好像并不需要充分理由。孩子可以争吵,但应当用正确的方式,遵守必要的规则:“不要打人、推人、拉扯头发,或是做任何可能会伤害他人的事;不要侮辱人,不要骂脏话;不要只顾着大吼大叫;不要几个人欺负一个人;不要打破东西,也不要乱扔东西。”在此框架内,孩子们便可以“随心所欲”地争吵啦。书中绘制的一座“争吵的感觉博物馆”,把争强好胜、怒气冲天、心乱如麻等情绪,以展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生动而富有趣味。与此同时,还介绍了愿望信、怒气阀、说“不”游戏、出气筒等发泄情绪的方式,“消气之后,你们就能心平气和地交谈了。” 

  有没有完美的争吵?书中讲述了一则故事,故事说明,如果孩子们能够相互倾听,允许对方把话说完,争吵就有可能成功化解,最后得出一个大家都满意的结果。 

  该书还着重讲述了争吵与霸凌的区别,“如果有人长期不断地戏弄、侮辱或骚扰他人,这种现象就叫霸凌”,并告诉小读者们,“如果你或你身边的人遭到了霸凌,在这种情况下向老师、家长或别的成年人寻求帮助,不算告密。有时候,你可能不得不告诉好几个大人,直到有人能够真的帮助你为止。”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图书零售市场二○二三年度报告发布~~~
~~~以赣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书写对象
~~~
~~~——读金宇澄《繁花》
~~~
~~~——绘本《吵架了怎么办?》赏析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时事
   第05版:视觉
   第06版:文化旅游
   第07版:文化悦读
   第08版:文化客家
刘慈欣史铁生列畅销作者前二
《古陂的舞者》正式出版
根植大地的花朵
繁华落尽才是人生
古陂的舞者
让孩子学会“科学争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