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1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信丰县助力低成本创业政策落地

  本报讯 (肖秀节 刘椿)傍晚时分,信丰县各大夜市已烟火升腾。49岁的王琼在崭新的小餐车前忙得不可开交,酱香四溢的烤肠、面筋吸引食客排起长队。“日均营收可观,政府送来的这台餐车,真是及时雨!”她时而擦拭车身,笑容里透着干劲。就在几个月前,失业的王琼还在为生计发愁。

  王琼口中的“及时雨”,是信丰县创新推出的就业困难人员“先用后补”创业扶持政策。像她一样的“4050”人员、脱贫户、残疾人员等重点帮扶对象,只需带着身份证和失业证明,即可在人社部门申请租借一套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创业设备——电动三轮车、个性化小餐车等。稳定经营6个月并通过审核后,设备就归个人所有,政府还将补齐设备价值与5000元的差额部分。这相当于为困难群体打通了低成本创业第一步。

  信丰县就业创业服务中心日前热闹非凡。35名就业困难人员有序领取了量身定制的创业“钥匙”。总价值10.9万元的设备精准匹配创业者需求:想做餐饮的,领到了设计人性化的小餐车;缺运货工具的,开走了灵活便捷的电动三轮车。“设备解决了大问题!”福鼎肉片摊主彭发秀指着自己的小三轮说,以前补货要跑两三趟,现在用三轮车一次就能送齐。章鱼小丸子摊主李秀英说:“现在有了像样的餐车,操作方便,顾客吃着也干净放心。”

  授人以“车”,更授人以“渔”。王琼坦言,刚出摊时小吃口味普通,生意惨淡。关键时刻,信丰县就业创业中心组织的创业指导课堂又送来了“及时雨”。从调料配比到摊位摆设,专业指导让她的烤肠摊渐入佳境,还带动了一名亲戚就业。信丰县就业创业中心副主任肖荣介绍,设备交接只是起点。该中心同步配套了创业培训、专家驻点指导、市场信息推送等“一条龙”服务,为创业者“扶上马、送一程”。前期,工作人员利用晚间对全县381个夜市摊位进行了摸底调查,确保政策精准触达目标群体。

  一辆辆由当地政府精准匹配的小餐车、三轮车,正成为信丰街头巷尾新的就业载体。它们不仅有效降低了35名就业困难人员的创业门槛,更带动了收入提升和就业延伸。王琼、李秀英等人的成功起步,印证了“先用后补+全链服务”模式激发创业活力的有效性。“我们正在着手打造创业一条街。”肖荣表示,下一步将持续优化政策配套服务,扩大覆盖范围,让更多有创业意愿的就业困难人员能够借助这一模式,迈出坚实的第一步。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赣江源
报头
瑞金市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小足球撬动大经济
习近平同志《论坚持全面深化改革》第一卷、第二卷出版发行
图片新闻
信丰县助力低成本创业政策落地
龙南市:“如我+”体验式调研提速政务服务
人形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还有多远?
赣县区储潭镇:解决群众急难愁盼
赣州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