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礼,赣州三中地理教师,他坚守教学一线11年,多年担任班主任,因教学中勤于钻研,教学成效显著,人称科研型教师,先后获得省级教育成果一等奖、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从教以来,谭礼撰写了“教学有效性”相关论文20多篇,其中2篇转载至人民大学《中学历史地理教与学》,7篇发表在中文核心期刊《地理教学》、《中学地理教学参考》;课堂教学实例在“一师一优课”评为“部优”;主编地理启蒙书籍《地理学以致用》广受欢迎;设计视频课程《地理老师的谷歌地球》被多省市教师培训使用;整理的数字教学资源《中学地理数字化地图库》评为国家特等奖。他还参与了华东师范大学组织编写的新版上海高中地理教材“地理信息技术学生活动”模块的设计和编写。
谭礼在入职前就有了清晰定位:成为一名勤于钻研积累、敢于实践探索的研究型、科研型教师。他坚持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积极探索地理教学的有效性,抵制盲目刷题,坚持向课堂要效率,来减轻学生负担。
地理教学内容时空跨度大,普遍与同学们的日常生活相距甚远,让“教学内容可视化”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手段,在教学实践中他逐步发现传统地图在情景创设方面的局限性很大。2012年,赣州市地理教研员杨晓奇老师组织了地理图像化教学大赛,谭礼接触到了GIS制图,敏锐感觉到其在教学中的潜力,从此便一发不可收拾,自发购买了教材教程,自学了众多专业制图软件,还自费参加相关领域讲座培训,利用假期远赴发达地区现场交流取经。
2018年3月,教育厅组织教学成果奖申报,学校第一时间通知了谭礼,此时他正在带高三年级,有3个班级的教学任务,兼备课组长和班主任。他白天要备课上课批阅试卷,高考冲刺时期的学生情绪波动很大,还要及时找学生谈心疏导,只有夜深人静的时候,才能查阅资料,咨询专家,撰写申报材料,两万多字的申报材料前前后后写了6遍,这次终于获得了省厅专家的认可,被评为省一等奖,最终报送教育部申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并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谭礼坚信:做教研是专家型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在他看来,教师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学观念,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育科研活动,才能成为一名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给孩子们创设更优的成长成才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