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读书让人心明眼亮疫情引发深思细悟

  新冠肺炎疫情面前,我们每个人都丝毫不敢松懈;每个人都以自己的方式,为这场战“疫”贡献着力量,哪怕只是老老实实待在家里。同时,这场战“疫”也让我们有了更多时间能够安静下来。这个长假,书或许是温暖我们的力量,更是我们思考的源泉。

  让精神自由遨游于书的世界

  在这个因新冠肺炎肆虐而被迫延长的假期里,在家中的时间骤然增多。平时总说工作太忙、杂事太多无暇读书,但如今大把时间就在手边,不读书的借口不好找了。与其每天被各种信息弄得心浮气躁乃至悲愤郁闷,不如利用这段时间平心静气读几本书,让精神自由地遨游于书的世界,也许未来疫情消散,我们会发现自己比以前眼光更加明亮、思维更加敏锐、情感更加细腻。

  这个被迫的假期,我读了毛姆的《读书随想录》,这本书收录了毛姆各个时期有关读书的文章,妙趣横生,新论迭出,而且极富个人色彩。我个人喜爱他谈写作的部分。我们都知道写得好的文章是啥样,但怎么写出那样的文章,却是一个秘密。而毛姆直言不讳地揭开了这个秘密,至少是他认为的为什么那些作品写得好。这是行家里手的真知灼见,读来令人解惑,大感过瘾。

  ——《人民日报》 张贺

  用自己的方式与这场疫情作战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隔离了热闹与喧嚣;凝望心灵,面对自然,是不是缺乏敬畏与觉知?守望良知,面对灾祸,是不是缺乏勇气与自省?

  这场战“疫”中,有不顾生死、救死扶伤的医护工作者;有不计报酬、日夜抢工的医院建设者;有不留姓名、仗义疏财的物资捐赠者;也有不聚会少出门,自觉减少活动的普普通通的我们。是的,我们都在以自己的方式与这场疫情作斗争。战“疫”的日子,让我们明白每个人的平安喜乐都与其他人的负重前行息息相关;也让我们清楚如果发生雪崩,没有一片雪花会是无辜的。

  我相信,这个团结一心的民族,这群文明正义的人民,必将战胜病毒。

  ——《工人日报》 苏墨

  放眼广阔世界 体悟更深沉的反思

  身为一名记者,更需要在时代的洪流中感受文化的潮汐。疫情当前,我看到很多作家的格言在微信朋友圈刷屏,我将铭记“山川异域,风月同天”在当下的温度。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尼娜》中说:“上帝给人苦难,也给人承担苦难的力量。”这种力量我在普通人身上看到了。当普通人的身影成为灯塔,既照见了拔节的精神、文化的传承,也照见了庸碌的嘴脸、欺瞒的代价。记者必须歌颂担当、批判推诿、传递真实,让读者放眼更广阔的世界、体悟更深沉的反思。在民众呼唤权威信息的时刻,我希望用赞颂真善美的文字召唤更多的真善美出现,我希望用鞭挞假恶丑的文字让假恶丑无处遁形,我希望人们看到真实的力量、见证思考的魅力、锚定时代的坐标。

  ——《中国文化报》 党云峰

  读过书的人不能白读

  2003年“非典”疫情暴发,我在北京,距重灾区人民医院不过咫尺之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我在北京,离重灾区武汉远隔千里,从早到晚为江城民众牵肠挂肚。

  17年倏忽易过。汹汹疫情之下,滔天舆论之中,仍旧有多少丑恶,就有多少善美,有多少怨愤,就有多少感动……只是那些逝去的生命,那些破碎的家庭,再也没有了重新站在蓝天下畅快呼吸的机会。

  少一点虚妄吧,多一点责任;从事实出发,尊重常识,坚持理性判断,做正确的事情,这难道不是最简单的吗?读过书的人,不能白读!

  ——《中华读书报》 韩晓东

  脚下受限 思想却因读书而放飞

  2020年本该安乐祥和的春节被突如其来的疫情惊扰了。宅家,成为亿万中国人近一段时间的常态。不妨,我们就去读万卷书,在字里行间行万里路。

  疫情当前,我们脚下受限,但我们的思想却可以通过读书而放飞。无论你正襟危坐着双手捧读,或者舒服地躺在床上用耳朵听书,都能看得见生命的秘密,听得到智慧的笑声。

  病毒无情,书卷有益。我们调整好心态,完全可以跨越时空,获得智慧的启迪和精神的愉悦。这是一个多好的读书时机,今天你可以跟李白月下畅聊,明天你可以走上莎士比亚的戏剧舞台,来去自由,无际无涯。

  ——《光明日报》 刘彬

  小朋友也有大能量

  在举国抗击疫情的这段时间,我们编辑部收到了大量来自全国小学生的投稿,他们有的拿起画笔刻画心中的伟岸形象,有的打起快板、有板有眼地把英雄传唱,有的编写歌谣,化身防疫知识宣传员。他们用温情和力量鼓舞着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上得了热搜,刷得爆朋友圈,谁说小朋友就没有大能量?

  作为家长和少儿编辑,我想我们要学会重视孩子的疑惑和感受,正视疫情、正视危机,与其遮掩,不如拉起他们的小手,一起面对,一起成长!孩子们的勇气和意志可能远远超乎我们的想象。

  也希望小朋友们想一想,在这次疫情中,你学到了什么?收获了哪些难忘的经历和感动。用心成长,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你们也会有大力量、大担当!

  ——《中国儿童报》 苑楚楚

  我们是经历者更是参与者

  疫情期间,网络上的各种声音铺天盖地,各样的人都有。“90后”的我应该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在武汉交通管制第二天,“90后”护士想方设法回武汉;上海返乡大学生主动申请当志愿者,并说最爱视频《你好,我是中国共产党》;一群“90后”医护人员离开家乡驰援湖北,有人剪掉了长发、剃成了光头,有人推迟了婚期……

  采访中,他们的故事感动着我、激励着我。我们都是平凡的人,但不应是局外人,我们是经历者,更是参与者,当所有人心中敞亮、星光汇聚,巨大的能量之光会照亮世界。

  ——《湖北日报》 王婧

  多阅读 学习做最好的自己

  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使大量宅家抗疫、在线上班的国人一下子有了很多空闲时间。请大家把这段看似“真空”的时间利用好,用于平时为稻粱谋、为快节奏生活惯性所裹挟而无暇顾及的精神成长、内心充实、知识积累、人格塑造、文明养成。

  2003年“非典”之后,明显的变化是,去公园里健身锻炼的人比之前多了很多,从此公园成了大众健身园。

  在这个非常时期,愿每个人都多多阅读,学习做最好的自己。愿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之后,全社会都能有一个全方位的文明之变。

  ——《农民日报》 程天赐

  铭记当下感受 依旧热爱生活

  我相信在这段时间里,很多人都会产生一些负面情绪。它源自我们对于当下所发生一切的无力与无奈,又混杂着对未来的不安。在这种情况下,过于频繁地接受负面信息成为心里的负担。为此,我的建议就是放下手机,给自己一个喘息的时刻。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说过: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真相依旧热爱生活。所以,我们只有记住当下的感受,铭记当下的情感,等待未来幸福来临的时刻,才知道它的可贵,才会更好地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

  阅读是当下抗疫最好的休闲方式,它会赋予人平静与思考,也带给人在快与慢、动与静切换时的平衡。在这里,我推荐阿兰·波尔顿的《哲学的慰藉》。阅读它会是一场轻松的哲学之旅,我相信当下的苦恼,都会在哲学大师的智慧中找到慰藉。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张君成

  (左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众志成城 抗击疫情
   第03版:时事
   第04版:视觉
   第05版:工业
   第06版:文化
   第07版:悦读
   第08版:专页
   第09版:中缝
写下抗击疫情铭文,是文学的责任
好书推荐
读书让人心明眼亮疫情引发深思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