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阿木爷爷”火了。被称为“阿木爷爷”的老木匠王德文通过短视频平台红遍海内外,他不用钉子、胶水,仅凭榫卯手艺便能够做出鲁班凳、木拱桥、榫卯结构的世博会中国馆模型以及会行走的小猪佩奇等木器,不仅被网友誉为“当代鲁班”,引发了国内关注,更让国外网友叹为观止。如今,“阿木爷爷”的视频已吸引了上百万粉丝和上亿的点击量,让中国传统木工技艺绽放出了令世人惊叹的光彩。
在中国,像木工技艺这样的老手艺还有很多。然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以及现代化的进程,许多的老手艺正面临着消失的危机,由于现代化的设备使得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老手艺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甚至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老手艺普遍面临的问题就是如何创新以及如何传承。
数字化的兴起,可以给老手艺带来新的内涵,通过“互联网+”平台,可以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让更多人了解老手艺。老手艺的文化和智慧也能通过云端平台而光芒四射,濒危的技术和工艺也能够得以存续。
实际上,老手艺与新平台的结合在此之前便已经有了充分的例子,在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上,“云游非遗”便是重头戏之一。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各大视频及社交网络平台共同合作,全网联动承办,将非遗老手艺放到线上呈现,1000余部非遗传承纪录影像、非遗题材纪录片在线进行了公益性展播,同时,各大网络购物平台还联合举办了“非遗购物节”,对老手艺制作出来的产品通过线上方式进行销售,引起了强烈反响,掀起了全社会共同关注和参与非遗保护的热潮。
这只是让老手艺焕发新活力的手段之一,在文化生活如此丰富多彩的今日,能够为老手艺助力的新平台还有很多。近几年来,有一部分传统技艺和流行文化融合得非常融洽,例如将一些老手艺用到电视剧或者电影场景中,老手艺在影视剧中变得鲜活起来。如今,随着短视频和视频直播平台的兴起,老手艺不仅成为了网红手艺,手艺人们也纷纷成为了网红,借助着新平台,老手艺正变得更为年轻和时尚。
通过短视频和云端平台,能够实现传统文化与网络科技的跨界合作,让人们在线上领略老手艺的魅力,让更多民众了解老手艺的精彩与艺术之美。而越来越多的老手艺成了网红手艺,说明传统手艺是可以与现代社会相融合的,同时老手艺也能够满足现代人们的文化需求的。
此外,在让人们通过全新的视角了解老手艺的同时,老手工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而在大众的关注下,老手工艺也得以保存和传承。此外,老手艺对于现代网络视频平台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小觑,能够推动网络优质内容的创作。
有让老手艺插上科技的翅膀,将老手艺搬上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新平台,老手艺的魅力得以展现,同时才能让更多的力量加入到老手艺的守护者行列,令老手艺焕发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