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体质下降等原因,抑郁、焦虑症的发病有成高龄化发展的趋势,严重危害了老年人的健康。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日前,赣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老年精神科副主任钟海龙做客赣南日报社(赣州客家新闻网管理中心)推出的全市首档健康科普网络直播节目《名医直播室》。
“老年人由于机体功能减退、社会角色变化、多病共存的特点容易产生焦虑。最常见的是广泛性焦虑障碍,多表现为失眠、坐卧不安、心神不宁、爱发脾气等症状。”钟海龙介绍。
治疗方式主要包括药物和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性治疗包括心理治疗、认知行为治疗、自我调节、预防等方式,采用放松训练、系统脱敏等处理焦虑引起的躯体症状,可取得良好效果。
基于实证研究结果及临床经验,针对老年人焦虑障碍的管理,钟海龙建议遵循以下八项原则:全面评估、尽可能不用药物、心理教育、采用一线治疗、保证充分复诊、逐渐滴定加量、增效治疗、维持治疗。
同时,应通过社会心理干预有效调动和促进老年人心理资源,改善老年人的心理健康,帮助老年人改善和调节生理功能,适应社会变化,提升生命质量。
钟海龙介绍,老年人可以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多参与集体活动。比如跳广场舞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和老伙伴一起培养兴趣爱好;有固定的聊天对象;对代际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秉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赵芳 曾雪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