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张惠婷 通讯员肖秀节)眼下正值早稻抢收、晚稻抢种的“双抢”时节。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连日来,在我市田间地头,各类高效农机大显身手,不少种粮户告别“双抢”的高强度劳作,当起了“甩手掌柜”。
“水稻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稻谷从农田到粮仓只要2小时。”金黄的稻浪里,信丰县小江镇种粮大户陈万祥的2台收割机来回穿梭,割穗、脱粒、排草、筛选、装车、烘干等程序一气呵成。陈万祥介绍说,他在该镇种植的近1000亩早稻,10天内就完成了收割。
机器轰鸣中,两人将秧盘有序放入取苗口,一人操作有序抛秧机,机器移动,秧苗便被快速抛出,错落有致地落在秧田上。南康区大坪乡富远农机合作社的有序抛秧机作业现场,吸引了不少群众围观。“这种农机1个小时可抛栽6到12亩,节约种子,伤秧率低,无返青期,能有效助力晚稻增产增收。”该合作社理事长黄昭福说,用好新农机,农民不再累弯腰,种田更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