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3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弘扬革命文化 发展红培事业

  □周鸿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用好红色资源,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就带领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精神,在新的赶考之路上向历史和人民交出新的优异答卷的坚定信念。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必须大力弘扬我们党创造的革命文化,发展红色教育培训事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文化自信自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革命文化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

  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创造的一种文化形态。近代以来,中国许多仁人志士为了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奔走呐喊、上下求索,开展一系列反帝反封建的伟大斗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由此开始了革命文化的建设发展历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先后夺取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推翻“三座大山”,建立起了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在随后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进行土地改革,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完成“三大改造”,实现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在长期的革命斗争实践中,我们党一手拿枪杆子,一手拿笔杆子,注重以文化的力量唤醒民众、开启民众,统一思想、鼓舞斗志,提出并确立文艺工作的“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形成内涵丰富、思想深邃、影响深远的革命文化,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发挥了独特的重要作用。

  革命文化产生,形成于战火纷飞的特殊年代,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革命为精神内核和价值取向,以红色作为最鲜明最亮丽的底色,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承载着党的初心使命、理想信念、宗旨性质,蕴含着坚持真理、坚定信念、一心为民、实事求是、艰苦奋斗、清正廉洁、不怕牺牲、敢于胜利等丰富内容,铸就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具有政治性、人民性和先进性等鲜明特征。树有根、水有源,革命文化扎根中国广袤大地,吮吸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传承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同时吸纳了世界先进文化的精髓,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与飞跃,是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并发扬光大。

  弘扬革命文化助力红培事业发展

  革命文化是物质与精神的有机结合体,众多革命旧址、遗迹和文物书籍,见证着党的光辉历史,承载着厚重的红色基因,诠释着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利用好这些有形无形的红色资源,弘扬好革命文化,对于发展红色教育培训事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将革命场馆打造成红培现场教学点。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革命场馆,以丰富的图文资料记载每个时期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革命事迹,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要在加大保护力度的同时,深入挖掘革命文物内涵,丰富革命纪念场所的展陈内容,实施讲解词、讲解员规范工程,把革命旧居旧址和纪念场馆打造成红色教育培训的现场教学点。要在“七一”“十一”等重要节庆、重大历史时间,组织开展入党入团入队宣誓等主题教育活动,紧跟科技进步和学员需求,运用AR、VR等技术手段开展沉浸式体验式教学,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之成为广大干部群众学习党的理论、党的历史的生动课堂。

  把革命历史开发为生动教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每一段革命历史,都是一部理想信念的生动教材。”要加强革命文化的研究阐释,揭示其中的精神意义和时代价值,让每处遗址都有故事,每个文物背后都有真理力量。推动革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开发出剧本杀、元宇宙之类丰富多样、生动活泼的课程教材,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技术精良的红色题材文艺作品,满足党员干部、人民群众和青少年学生等不同群众的学习教育需求。

  发展红培事业推动革命文化入脑入心

  利用红色资源有计划有目的有组织地对全民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这是一项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的事业,把革命文化教育贯穿于红色教育培训的全过程,让人们在抚今追昔中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有利于弘扬革命文化,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包括革命历史在内的百年党史,是共产党人最好的营养剂和清醒剂,要把党史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干部学院的必修课,推动领导干部带头探访红色旧址,接受红色教育培训,以革命文化滋养初心,以革命精神和优良作风淬炼灵魂,激发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热情和动力,不断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要紧密结合时代特点,创新红色教育培训的方法途径,分主题分众化开展学习教育,并将它融入群众性文化活动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厚植广大人民群众的爱党爱国情怀,不断增强走好中国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和决心。

  推进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要把红色教育培训有机融入大中小学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推动革命文化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要把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外研学实践相结合,打通课内、课外,贯通校内、校外,构建一体化的“大思政课”格局。通过参观红色场馆、聆听红色故事、学唱红色歌曲等活动,让革命文化渗入血液、浸润心灵,更加深刻认识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之不易,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培育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弘扬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是全党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发挥革命文化独特的价值功能,推动红色教育培训事业发展,必将厚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红色底蕴,激励全党全国人民踔厉奋发、拼搏进取,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胜利。

  (作者系赣州市红色资源保护发展中心副主任)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知行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章贡新闻
   第06版:法治
   第07版:教育
   第08版:悦读
弘扬革命文化 发展红培事业
年轻干部要走好新时代奋进之路
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脚踏实地方能济沧海
以实实在在的工作业绩检验学习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