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音乐水稻”奏响丰收曲

  □记者彭雪英 特约记者詹继成

  又是一年丰收季。这些天,定南谷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负责人刘德文有点忙:9月19日,在全南水稻基地录制央视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晚会视频;9月20日,赶回定南查看晚稻秧苗生长情况;9月22日,参加在信丰水稻基地举行的水稻收割现场观摩会……

  定南是刘德文转战赣南种粮和返乡创业的第一站,随后是全南、信丰,目前公司已种有1300亩富硒水稻。在他眼里,自己耕种的每块稻田都像是一个生态链。

  走进定南县老城镇水西村的富硒水稻种植基地,禾苗翠绿,不时传来蛙声和音乐声。在刘德文看来,这里的稻田之所以能够呈现“稻蛙共生”的生态景象,是源于音乐熏陶下稻田的生态平衡。他称其为“音乐水稻”“音乐大米”。

  水稻还能听音乐?“没错!还必须是轻柔健康、阳光向上的音乐,钢琴曲也不错。”2020年3月,刘德文在江西余干、万年等地试种“音乐水稻”成功后,便返回定南成立了公司,在定南县老城镇水西村种植了300亩“音乐水稻”。

  “我种了半辈子田,还是头一回听说水稻听音乐的。”村民温海华种植水稻30多年,当他一开始听到“音乐水稻”时直摇头。然而通过3年的种植观察,他改变了自己最初的看法。“听音乐的水稻,不打农药,只适量施有机肥,别看田埂上长满草,但每亩稻谷产量能达到400公斤。”温海华佩服地说道。

  走进稻田,一个个莲花状的音乐播放器在播放着音乐。每亩稻田配置1个太阳能自动播放器,每个播放器里面存有二三十首乐曲,24小时自动循环播放,白天电力充足,乐曲音量会大一点,到了夜间则自动降低音量。  

  据定南县农业农村局农艺师蔡辉介绍,国内外许多专家都在尝试着用音频来刺激植物、动物的生长。目前,在水稻、小麦等作物上进行的植物代谢、声波对细胞周期影响等基础研究表明,接收适量分贝和频率的声波后,一定程度可以增强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传输和转化。

  “‘音乐大米’价格虽然贵点,但其品质和口感确实不一样,深受公司高端客户青睐。”赣州龙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赖老六说,目前他的公司已和谷丰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每年新米上市都要订购一批“音乐大米”。

  近年来,随着“音乐大米”品牌的唱响,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音乐水稻”种植的模式不断推广,目前定南、全南、信丰均有扩大种植规模意愿,周边县市也时有领导带队前往考察,希望引进种植。同时,刘德文公司也正与江西农业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就富硒大米深加工研发进行合作,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提升大米附加值。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刘德文被赣州市科协评为“科创中国达人”称号,眼下,他又带着“音乐水稻”种植技术参加第十二届创新创业大赛(江西赛区)的比赛。

  从稻田的穗压枝头,到谷粒铺地而晒,田野里的蛙声和音乐未曾间断。在信丰县正平镇的水稻基地,沉浸在丰收喜悦中的刘德文捧起刚收割的稻谷,心里充盈着希望。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习近平就推进新型工业化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李强出席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并讲话
吴忠琼在全市警示教育大会上强调~~~王仁辉讲话 赵多仙徐兵等出席
~~~李克坚率团
~~~
~~~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知行
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 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坚决守住清正廉洁底线 当好风清气正政治生态的建设者守护者
赣州组团参加2023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江西活动
图片新闻
“音乐水稻”奏响丰收曲
上犹文旅金点子暨短视频征集活动获奖名单公示
赣州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