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4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城乡处处展新颜

——定南健全环卫一体化促进人居环境再提升

  □特约记者张睿

  一辆辆满载垃圾的运输车从各乡镇驶来,环卫一体高效协同、垃圾运转日产日清、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这样的工作,每天都在定南县开展,并逐渐进入良性循环。

  今年以来,定南县紧扣城乡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目标,深入推进环卫市场化改革,建立健全城乡环卫一体化长效机制,实现农村垃圾治理制度化、规范化、长效化,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100%,城乡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83.1%,城乡人居环境不断提升。

  A 市场化运作破解环卫难题

  清晨时分,在定南县岿美山镇三亨村,几名身穿橙色工服的保洁员挥动笤帚,将街头巷尾清扫得干干净净。

  “自打村里有了专门的保洁人员打扫卫生,你看我们村的路面多宽敞、多干净!”村民们自豪地说,以前村里的保洁人员都是镇村聘请,他们大部分以“捡”为主,没有全方位的打扫,保洁效果不明显。

  为提升城乡环卫工作水平,今年11月,定南县在城区保洁作业市场化的经验基础上,再通过向社会购买公共服务的方式,聘请第三方运营公司全方位、全链条负责全县农村环卫工作,将农村与城区环卫、清扫与清运全面推向市场化,实现城乡生活垃圾统一清扫、统一收集、统一转运、统一处理。

  “公司参与运营后,每一个村庄、每一条道路都有专人每天清扫,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经由垃圾转运站运送到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规范处理。”该县城管局农村环卫办负责人廖章魁介绍道,由服务公司具体负责各镇村垃圾清扫、道路清洗、大件垃圾清运、公厕卫生保洁、两米以下牛皮癣清理、环卫设施保洁维护更换等工作,城管部门不负责具体环卫作业,只负责考核监管,实现“管干分离”。 

  B 人机结合缩小城乡差距

  定南县天九镇天花村是一个有着4000多人口的大村,第三方运营公司入驻后,为村里配备了近10名保洁员。“家门口就有垃圾桶,每天有人巡查清扫,还有专门的车辆回收,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和城市一个样。”天花村党总支书记朱才明说。

  按照服务人口3‰的标准,服务公司为每个村足额配备保洁员,通过划分责任区域、明确清扫范围,定人定岗定责,明确作业要求,推动镇村保洁工作保质保效。同时,在全县各镇村设立3000多个垃圾收集点和近8000个垃圾桶,为村民投放垃圾提供方便。

  其间,该县还采取“人工+机扫+冲洗”的人机联合作业模式,对镇村主、次道路及背街小巷、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进行地毯式清扫;对区域内果皮箱、垃圾桶和街设家具及时清理,定时擦拭;加大清运力度,确保农村垃圾日产日清无积存,清理无盲区、全覆盖。

  “街道干净整洁、生活垃圾清理及时、环卫作业井然有序。”定南县天九镇黄金湾社区居民这样评价身边的环境变化。通过建立“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机制,定南实现了生活垃圾定点收集、定时收运、及时转运、日产日清,全县环卫一体化服务和生活垃圾统一收运工作全覆盖。 

  C 监督考核保障精细管理

  “要加大每天垃圾收运转运频次,及时收集、清理垃圾桶内垃圾,避免垃圾容器满溢、地面堆积,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不积存。”近日,定南县城管局农村环卫办工作人员来到岭北镇长隆村,督查该村卫生保洁、清运工作,对存在的不足现场交办镇卫生保洁主管。

  “环卫工作虽然托管了,但不能一托了之,需要进行持续的严格监管。”廖章魁说。为不断提升农村环境卫生管理水平,定南通过落实属地政府主体责任,强化县、镇、村三级联动,加强对作业服务公司的监督管理,督促属地环卫监管人员充分发挥职能,积极履行监督职责,确保城乡生活垃圾治理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为此,该县成立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定南县镇村生活垃圾清运管理考核评分细则》和《定南县镇村生活垃圾保洁管理考核评分细则》,并采取“日检查、月考核、年考评”相结合的形式分别对各镇村和第三方运营公司进行考核计分,考核结果与第三方运营公司经费核拨、乡镇高质量发展考评挂钩。

  11月份以来,该县共开展专项督查20次,督促属地政府及第三方运营公司整改问题40个,第三方运营公司共收运农村生活垃圾963.91吨,切实提升了农村内外部环境质量。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
~~~——定南健全环卫一体化促进人居环境再提升
定南县交管大队:~~~
定南供电公司:~~~
~~~
定南县总工会:~~~
~~~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定南新闻
   第05版:融湾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周末
红色遗址说“新”声
城乡处处展新颜
非遗文化让宣讲“活”起来
贴心服务助力农户增收
图片新闻
为未成年人成长撑起一片晴空
老城镇扎实推进国储林项目
“理论+实践”助力青年能力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