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碗薯酒慰乡愁

  □锦绣

  “绣,紫薯、米酒、红糖、红枣、枸杞等我都买好了,请拍‘薯酒’发给我吧!”蕾说完后给我发了个流口水的表情。片刻后,担心我不懂她的意思又发来一条语音:“在你朋友圈看到了《中国客家小吃之乡·安远小吃大全》一书,它的目录上有‘薯酒’,在51页。你将那节的内容拍照发给我,我想做薯酒吃。”

  想做薯酒怎么不去查看相关视频呢?书上所写怎能比得上视频教的那样生动形象?我心里头暗自纳闷,还是翻开书拍照发给了蕾。

  “先把薯洗净去毛去皮,再用薯刷子磨刷成薯糊,然后掺入适量的粉和水,拌匀至干湿适中的薯羹。然后取一烧烤锅具,用少许油均匀布满锅面,再把锅加热,将薯羹一小勺一小勺均匀地送入锅中,锅中油应烧至中等油温……哎呀呀,书中所说与网上视频里的‘磨泥,热油、烙饼,配以红枣、枸杞、姜丝、红糖、米酒等一起煮’的方法、步骤大致相同,为什么我煮的薯酒却没有家乡的味道呢?”蕾与我语音通话时,念着图片上的内容,说出了自己的疑问。

  蕾是我的高中同学,婚后定居广东佛山。原来蕾已经跟着视频学过煮薯酒!我想,她是否因为“一看就会、一学就废”煮不好薯酒,所以成话痨了?想到母亲教过的煮薯酒方法,我建议她用茶油热锅、不加粉直接用薯泥烙饼。

  蕾说:“每次回安远,妈妈都会为我准备很多小吃,总是让我‘吃不了兜着走’。如今妈妈走了,再也没有人操心我心里头的那些惦记。唉……”“多试几次。阿姨煮了一辈子,你才煮几次呀?加油!”我鼓励她说。

  次日清晨,我在蕾的朋友圈看到了一碗精致的薯酒:紫薯饼、黄姜丝、白酒酿、红枣枸杞,颜色各异的它们挨挨挤挤,在透明的玻璃碗里漂浮着、吵闹着、沸腾着……同时,也看到了一段唯美的文字:

  乡愁是什么?乡愁是烟囱上升起的一缕袅袅炊烟,乡愁是田野里低头沉思的一片金黄稻谷,乡愁是晚风中荡漾的一曲乡居小唱,乡愁更是色彩缤纷、浓香扑鼻的一碗客家薯酒。

  “绣,谢谢你的建议,用茶油热锅,不加粉,煮出来的薯酒酥润爽口、香甜浓郁,有妈妈的味道。”蕾向我道谢后又迫不及待地分享昨晚品尝薯酒的欢欣:一锅的薯酒在电磁炉上翻滚,漂浮其中的薯饼个个金黄透亮,客家米酒的醇香顿时弥漫整个屋子,香味钻出窗户乘着风纷纷出发,吸引了几个路过的老乡,我邀请他们一同品尝。薯酒上桌,醇香满院,酒不醉人人自醉。我们围坐细品薯酒,谈起家乡的群山、空旷的田野、被拆的瓦房、新建的洋楼……余光中的乡愁是一首诗,而我们的乡愁是一碗薯酒。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清廉
   第04版:民生
   第05版:文化旅游
   第06版:科教
   第07版:赣江源
   第08版:八境台
肥 年
迎春
一碗薯酒慰乡愁
小城春暖
老屋春意
诗意蜗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