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千年宋城烟火气

  □肖福生

  今年春节假期,我在一家饭店见习了一把“打荷”,时间整整一个星期。

  打荷,是干什么的?根据餐饮业的专业解释,打荷,是酒楼饭店厨房的一种岗位,主要负责将砧板切好配好的菜料传递、分派给炒锅师傅,辅助炉灶厨师进行菜肴烹调前的预制加工,如菜料的上浆、挂糊、腌制,清汤、毛汤的吊制,餐盘准备、盘饰、菜肴装盘,辅助炉灶厨师进行各种调味汁的配制等。简单地说,打荷,就是厨师的助手。

  这家饭店位于赣州老城,是一家十年老店,曾在2019年举行的章贡文旅节中被评为“十大特色餐饮商家”,一到节假日,往往一位难求。正月初三开门迎客,清早8点,人员已全部到岗。既为“见习”,我自然没那么专业,能做的,就是根据前厅传来的上菜信息,把切配备好的菜料传递到炒锅师傅旁边,并将出锅的菜品端至传菜口。

  那天,11时刚过,对讲机里传来呼叫:“厨房,大厅10台酒席准备上菜。”

  “战斗终于打响了。”初次上岗的我,心里难免紧张起来,三十多张桌台,也就是三百多人的饭菜,几乎要在一两个小时内上完,我不禁为厨房的伙计们捏了把汗。

  站在头锅位置的厨师长,拿起对讲机回答:“收到。”他接着大声宣布:“酒席准备启菜!蒸锅预备出汤!”

  我的工作也正式开始了。站在荷台旁,我突然意识到,不仅要耳听八方,努力听清楚每一道指令,还要眼观六路,不断往返于备料架与荷台之间,不断为炒锅师傅输送“弹药”。

  “战斗”已进入白热化阶段。勺子与铁锅碰撞发出的叮当声、厨师丢开菜料盆子的哐当声、排风机的呼呼声、水龙头放水的哗哗声、斩骨砍肉的沙沙声、对讲机里的呼叫声、厨师长与各个岗位人员交流的说话声……仿佛剧烈的枪炮声,撞击着我的耳膜。蒸柜里冲出的水汽、炒锅里飘出的油烟、热锅里蹿出的火焰,有如硝烟,在厨房里飘来荡去。我夹紧脚指头,让脚底牢牢抓住湿滑的地板,快速地周旋于各个厨师身后的荷台与出菜口之间。

  中午12时许,我抽空瞥了一眼厨房外的景象。只见大厅已是座无虚席,人声鼎沸。三个传菜生推着餐车,在桌台、包厢与传菜口间快速往返。看着厨房里忙碌有序的情景,看着厨房外客如云来,感觉浓浓的烟火气又回到了我们身边。龙年春节,一扫近年疫情的阴霾,处处呈现出“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的热闹景象。

  从各种媒体可知,春节期间,全国各地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居民出游热情高涨,节日氛围浓厚。在千年宋城赣州,由“宋潮不夜城”打造的新春活动,吸引了周边省、市、县的120多万游客前来共度佳节。其间,灯光秀、飞天秀,画面壮丽、舞蹈唯美。街巷间,红火鱼灯亮起,游客们穿宋服,仿佛穿越到繁华的大宋,感受新年专属的人间烟火气。

  蜂拥而至的游客带火了赣州的文旅业。在饭店里,不时可邂逅带着广东、福建、浙江、南昌口音的游客,他们或举家出动,或三五好友相邀,来到赣州游玩。“请问还有饭吃吗?”年后连续几天,时近晚上10时,仍有客人上门询问。无奈我们那时均已人困马乏,只好带着十分的歉意告诉客人:“对不起,我们要打烊了。”据江西省文旅厅公布的数据,甲辰龙年春节假期,赣州累计接待游客820余万人次,接待量排名居全省第一,累计实现旅游收入64.6亿元。

  和我见习“打荷”的饭店一样,赣州大小酒楼食肆春节期间生意兴隆,他们为客人们奉献出一场场餐桌盛宴,而文旅部门上演的一道道精神大餐,又让古城赣州的烟火气烈火烹油、鲜花着锦。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聚焦2024全国两会
   第03版:要闻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民生
   第06版:融湾
   第07版:赣江源
   第08版:科教
赣州城的“新”与“旧”
山峰高耸入云端
芳 邻
水东忆事
千年宋城烟火气
灵雀戏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