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小心中毒!野生蘑菇莫乱吃

网络图片
网络图片

  蘑菇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日常餐桌上受青睐的佳肴美味,但同时因误食野生蘑菇中毒的事件也时有发生,严重时危害生命。为预防这类事件发生,近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提示,气温回升,春雨绵绵,警惕采食野生菌中毒。 

  不随意采食野生蘑菇

  我国野生蘑菇广泛分布于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蘑菇种类繁多,超过3.6万种,已知可食用的蘑菇有1000多种,但毒蘑菇也达480多种,其中含剧毒可致死的蘑菇有40多种。 

  目前,还没有简易鉴别野生蘑菇是否有毒的科学方法,依据民间流传的经验,并不能保证避免误采误食野生毒蘑菇而发生中毒。所以,不要乱采食野生蘑菇,也不要购买个人采摘售卖的野生蘑菇。对于市场上售卖的野生蘑菇,不能放松警惕,特别是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绝不要轻易食用。 

  出现中毒症状立即就医

  不同种类的毒蘑菇所含毒素不同,引起的中毒症状也不同。野生蘑菇中毒的表现有:胃肠中毒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肝脏损害型、肾衰竭型、呼吸与循环衰竭型、光过敏性皮炎型等。其中,胃肠中毒型最为普遍,肝脏损害型致死人数最多。一般误食毒蘑菇后,最短可以在10分钟、最长在6至12小时后发病。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幻觉等中毒症状,要马上催吐,并立即送医。 

  生产经营者做到“三不”

  生产经营者在加工、售卖野生蘑菇时,应做到不采集、不加工、不经营不认识的蘑菇,要确保在加工、经营的蘑菇中,没有混入有毒蘑菇。否则,要承担相应的经济与法律责任。

  有关单位要警示风险

  在野生蘑菇采食期,产菇和有采食野生蘑菇习惯地区的监管部门和有关单位,应通过各种形式宣传,广而告之,不要随意采摘、食用野生蘑菇。同时,根据各地误食毒蘑菇中毒特点,结合气温、湿度、降雨量等因素,在蘑菇成熟期前进行预警预报,及时发布风险警示或消费提示。在发生过误食毒蘑菇中毒的地方,建议竖立附有毒蘑菇照片的警示牌。 

  为了保护您和家人的生命健康,预防野生蘑菇中毒事件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是:不采、不买、不吃不明野生蘑菇。

  (钟和)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聚焦2024全国两会
   第03版:聚焦2024全国两会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民生
   第06版:综合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周末
早餐吃得早 疾病不来找
正确使用农药等有毒物品
小心中毒!野生蘑菇莫乱吃
戒烟越早越好
4个标准看睡眠质量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