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重拾书写的美好

  □傅志群

  三十多年前我从学校毕业,曾经朝夕相处的同窗各奔东西,天南海北的,得靠书信联系。有一天收到好友毛君来信,信的内容我不记得了,对信笺倒是很有印象——糙黄的笺纸,为竖排红八格样式,右下方是淡淡的水墨画,还印有两句诗,“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是书法大师启功先生的手笔。

  毛君爱好书法,写信用的笺纸别具一格,并不让人意外。我之所以很有印象,是因为笺纸上的两句诗,出自苏轼《虔州八境图》八首之一。全诗是:

  却从尘外望尘中,无限楼台烟雨濛。

  山水照人迷向背,只寻孤塔认西东。

  启功好书东坡诗。因为这笺纸,我查找过一些资料,知道他书写此诗(或仅书后两句)以赠人或自娱,留下的墨宝不少于五件,这让我认为,启功先生对于这一首苏诗是有所偏爱的。

  可以说,这是一张笺纸带给我的教益。近日,承蒙北京的一位朋友王君惠赠多种好书,其中一部《谈笺话谱》(黎晓宏著,北京出版社2024年4月出版)让我眼前一亮。这称得上是一部专门讲述中国传统笺纸的百科全书,凡六十万言,六百九十多页,为十六开本的大部头,厚厚的一册,就像古城墙上的城砖,沉甸甸的很有分量。稍一翻看便觉其内容有趣,细读之下更知其文化厚重。之前我从未意识到,小小的一张笺纸,背后也蕴藏着这么久的历史、这么多的学问。

  《说文解字》载:“笺,表识书也。”在纸张出现前,人们用竹简写字,故笺字从“竹”;或以木牍写字,故笺字亦作“牋”。后来笺指小幅精致之纸张,写信的为信笺,写诗的为诗笺,作画的为画笺,如此。《谈笺话谱》书中也说到与启功先生信笺有关的内容,比如他为王稼骏先生题联“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笺纸样式为“瓦当笺”,句出宋代包拯的《书端州郡斋壁》。

  《谈笺话谱》全书共分四章,分别为“纸之小史”“笺纸小史”“笺纸类型”和“笺纸集萃”。读过此书我才了解到,目前所知最早的纸张实物,是考古学家在甘肃天水市放马滩汉墓中发现的西汉文景时期的麻纸,这比我们从历史课本中知道的东汉蔡伦造纸,早了至少二百五十年。而在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的秦代竹简上已写有“纸”字,这又使得学者推断纸可能早在西汉之前就已经出现。《谈笺话谱》书中介绍历代各类各色笺纸,有素笺、彩笺,有蜀笺、巴笺,有桃花笺、鱼子笺,有薛涛笺、谢公笺,名目繁多,品类缤纷。读者在书中可以了解到,在《全唐诗》存诗最多的女诗人薛涛,是因为“好制小诗,惜纸长剩,命匠狭小之”,又将其染色印花,这才发明出风行天下的薛涛笺的。当时的元稹、白居易、杜牧、刘禹锡等大诗人都用薛涛笺写诗,韦庄还写下“薛涛昨夜梦中来,殷勤劝向君边觅”的诗句。书中此类生动有趣的知识掌故或难得一见的笔墨图画,比比皆是,令读者如赴满汉全席,无法不大快朵颐。

  笺纸辑成图册画谱,即称为笺谱。《谈笺话谱》一书系统讲述了南朝花笺之诞生、隋唐蜀笺之兴起、五代砑花笺之创新、宋元花笺之传世,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明清笺谱之精华、清代花谱之精妙、民国笺谱之中兴、现代笺谱之发展,书中收录的笺式、笺谱、图样不知千几百种,一时难以计数,可谓浩浩洋洋、蔚为大观,其资料之齐全、内容之完备、挖掘之深入、图谱之精美,令人叹服。可以想见,著者为了撰作此书,必定经过多年苦心孤诣的访求、收集、整理,付出异乎寻常的毅力和恒心,下了一番苦功夫,才坚持做完。

  在书的第四章“笺纸集萃”中,读者能够了解到与岁候四时、十二生肖、二十四节气等相关的笺纸,以及松竹梅岁寒三友笺、梅兰竹菊四君子笺、福禄寿禧财平安祥瑞笺等内容。在四时笺之春季笺上,我看到了古人作于赣南大庾岭的诗句:“江南无所有,聊寄一枝春。”在十二生肖笺中,齐白石的“丑牛”肥硕、王雪涛的“丑牛”瘦削,马晋的“寅虎”咆哮、王雪涛的“寅虎”呆萌(因为它是只布老虎)。除此之外,还有博物笺、纹饰笺、诗画笺、花卉笺……凡此种种,不一而足,见于全书各章,真是各有意趣,精彩纷呈,蕴含丰富,意味深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不少精华得以在笺纸上体现。

  书中写到敦煌出土的《大般涅槃经卷第二》,为流传至今的唐代硬黄纸实物,南宋曾慥在《类说·雌黄》中称为黄卷。而曾慥曾任虔州知州。由此我又想到,在赣州城内慈云塔第四层塔心暗龛中也曾发现一批纸本经卷彩画,其中一件题为《四分戒本》的手写经卷,落款时间是“大宝二年季春之月”,为南朝梁简文帝时期的遗留物,比敦煌经卷要早一百多年。

  历代笺纸笺谱,其格式内容,以及使用传承,往往于有意无意间记录某些文化细节。如北宋谢景初,系诗人梅尧臣内侄,二人常相唱和;谢又是诗人兼书法家黄庭坚的岳父,黄不仅娶得谢之长女,还“从谢处得句法”。在本书中,关键是谢景初创制了“十色蛮笺”,史称谢公笺。又如,唐朝时薛涛笺风行,推动蜀地造纸业的繁盛,提升成都在造纸史上的地位;明清时期《十竹斋笺谱》《百花诗笺谱》《文美斋诗笺谱》等笺谱精品,让读者惊叹当时彩色套版印刷技艺之高超、质量之精美。在清光绪年间《武林许氏虚白斋名笺》上印有一行有趣的文字:“武林许氏虚白斋,开张贡院前青云街,坐东朝西,门面只此一铺,并无分出。”这恐怕是笺纸行当仅见的正版声明。有的笺纸,如冯玉祥自制“白菜”笺,意在反映自己以清白自喻的心境。而旧中国一些知名学者用笺,如罗根泽用的“勿忘国耻”笺、李元度用的“惟吾德馨”笺、汪曾武自制“援翰遗词以遣我怀”笺以及荣宝斋所作“善良朴素”笺等,以别样的方式表现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和文化追求。

  《谈笺话谱》一书,装帧精美。我虽不懂书籍出版业务,但看到书中色彩丰富而数量庞大的笺纸图片,想必全书编排设计充满挑战。现在这部书摆在我的面前,其封面、封底和书脊、内页制作都很考究,全彩印刷,每章书前还衬有一张精致的笺纸。

  今天,手机和互联网早已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即便是像我这样还算想写一点文字的人,也已多年没有在信笺上给人写过什么了,提笔写信似乎成了一件颇为奢侈的事,笺纸也早已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中。《谈笺话谱》一书让我再见笺纸,让我想起久违的纸笔,重拾书写的美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民生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时事
   第06版:文化 旅游
   第07版:赣江源
   第08版:文化 悦读
重拾书写的美好
春至八境台
清明随想
桃江望山
小巷深深
枝头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