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秀娟
在绵延的赣南山间,有一种味道,温柔而深沉,它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土地的情感,它以其独特的姿态,诉说着赣南客家美食的浪漫,那就是艾米果。
当春风轻抚过章江贡江,绿意盎然的艾草便成了这个城市最动人的风景。在这个生机勃勃的季节里,客家女子们便开始了她们每年一度的仪式——采艾草,做艾米果。她们身着朴素的衣裙,提着竹篮,如同春日的精灵,轻盈地穿行在绿意盈盈的大地上。河边的艾草尤其茂盛,碧绿中透着生命的蓬勃。她们弯下腰,巧手如舞,轻轻摘取那些最为鲜嫩、散发着淡淡清香的艾叶。每一片艾叶都如同春天的使者,承载着季节的信息和大地的恩赐。
采摘完毕,便是制作艾米果的时刻。艾叶经过反复洗净,用清水浸泡,再蒸煮至软糯。随后,它们被捣成泥状,与糯米粉混合均匀,包入馅料——或是腌菜腊肉,或是肉末菜心——然后再一次放入蒸笼,让蒸气带走最后一丝青涩,留下纯粹的香气和味道。
艾米果做好后,家家户户都会分享这份春天的味道。客家女人们将它们装进篮子,踏上门前的老路,送至邻里亲朋家。这不仅是一份食物的馈赠,更是一种情感的交流。在赣州这片土地上,艾米果已不仅仅是一种食品,它承载着赣州人对家乡的热爱、对家人的思念、对生活的赞美。
送出的每一份艾米果,都凝聚着客家女人的心血和祝愿。它们代表着健康和长寿,象征着团圆和幸福。咬一口软糯绵甜的艾米果,不仅品尝到了食物本身的美妙,更品味到了赣州这片土地的文化和情感。
随着春风的传递,艾米果也成了赣州人特有的情感符号。无论是翻涌的河水还是飘香的艾草,都在诉说着这座城市与春天不解的情缘。而客家女人们的手艺和心思便在这艾米果中得以永续流传。
年复一年,赣州人对艾米果的情感如同春天对大地的承诺,永不改变。这份从采艾、制果到分享的仪式不仅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更是一种对故乡、对生活无尽的眷恋与期待。在赣州,艾米果不只是一种食物,它是家的味道,是春天的味道,是记忆中所有美好味道的集合,让人在回味中感受那份难以言喻的幸福与温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