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铎印
“2024年,我们一起走过春夏秋冬,一道经历风雨彩虹,一个个瞬间定格在这不平凡的一年,令人感慨、难以忘怀。”新年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的二〇二五年新年贺词如约而至。贺词里,不仅有“经济回暖向好”“基础养老金提高”“房贷利率下调”等沉甸甸的收获,还有“家事国事天下事,让人民过上幸福生活是头等大事”“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的肺腑之言。
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回眸一年幸福事:天水花牛苹果又大又红,东山澳角村渔获满舱;基础养老金提高了,房贷利率下调了;直接结算范围扩大方便了异地就医,消费品以旧换新提高了生活品质。这些,都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解决人民急难愁盼、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生动诠释。
民生连着民心。我们党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办好一桩桩一件件民生实事,归根到底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让更多人过上更有品质的生活,是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潜力所在,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动力所在。
“更好”的期盼背后,是更高品质的生活;变动的民生清单中,也有应时而生的新课题。“家家户户都盼着孩子能有好的教育,老人能有好的养老服务,年轻人能有更多发展机会。这些朴实的愿望,就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聚焦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优先抓好民生领域各项改革。群众的难点痛点,就是改革的出发点、发力点。聚焦人民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问题、普遍性问题,亟待解决的痛点问题、难点问题,深入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瞄准百姓身边事发力改革,多办顺民意、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推出更多有温度、见实效的民生举措,在日有进益中持续改善民生,让人民笑容更多、心里更暖。
“民生无小事,把民生的事情办好了,社会矛盾就少了,社会就和谐了。”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落实好“头等大事”永远在路上。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就沉淀在抓落实的精准高效中。广大党员干部要时时处处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上,用心想事、用心谋事、用心干事,永葆一往无前的奋进姿态,实实在在干,以“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信念扎实做好民生工作,不断擦亮民生底色,在高质量发展中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广大党员干部要勤勉为之、全力以赴,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继续奋斗,在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中矢志不渝、笃行不怠,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