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陈赞雍:矢志不渝为革命

  □杨顺仪

  陈赞雍,1926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崇义县第一名中共党员。1926年12月,组建中共崇义县支部并任书记。他领导了崇义早期革命,是赣南早期革命斗争史上卓有影响的人物。 

  结识陈赞贤 接受马克思主义

  陈赞雍与陈赞贤,同姓同辈,只一个字不同,很容易被误认为两兄弟,但一位是南康人,一位是崇义人,两人又确有联系。陈赞贤是陈赞雍踏上马克思主义道路的引路人。 

  陈赞雍,名必邵,字赞雍,小字文生,崇义县杰坝乡大坑子人,1894年春生于一个破产的小地主家庭,因家庭经济困难,1917年辍学出外谋生,到崇义木业公所当记账员。工作之余,他喜欢结交各方朋友,尤其喜欢结交一些思想前卫的青年知识分子,南康陈赞贤就是其中之一。陈赞贤,虽比陈赞雍小两岁,却勇于走在革命的前列,五四运动后,即投身救国救民运动,声讨帝国主义和卖国政府。1922年,陈赞贤投笔从戎,奔赴广东参加北伐军,后因病回到南康。他继续开展革命斗争,发动群众把反动南康县知事赶下台,出任东山高等小学学校校长,并被选为南康教育会副会长,从事教育改革工作。当年暑期,他以教育会名义来到唐江开展工作。陈赞雍慕名拜访,从而与之结识相交。从陈赞贤那里,陈赞雍听到了许多革命道理,读到了《新青年》《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 

  结交邓子恢 成为进步青年

  邓子恢,福建龙岩人,是陈赞雍发展的第一名中共党员,也是中共崇义地方组织发展的第二名中共党员。一位在福建,一位在江西,两人是怎么产生交集的? 

  原来邓子恢有个堂兄,辗转江西,在崇义杰坝圩开了个叫“庆昌和”的店。1918年冬,邓子恢从日本罢学归国,为缓解家庭负担,到庆昌和当店员。邓子恢经常挑着货担下乡,发觉崇义老表和闽西农民一样贫困,出于朴素的阶级感情,他同情他们,乐于做他们的朋友。时值五四运动爆发,他花钱订了许多进步报刊书籍,不少当地青年常到庆昌和借阅,互相交流探讨时局问题。 

  陈赞雍与邓子恢彼时有业务联系上的往来,继而相识,又因陈赞雍时时借阅邓子恢的报刊书籍,两人在思想上越走越近。1922年夏,陈赞雍向邓子恢介绍了《共产党宣言》,引起了邓子恢的极大兴趣,积极向马克思主义靠拢。通过《向导》周报,邓子恢还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已成立,遂致信陈独秀,欲加入这个组织,但陈独秀没有复信。尽管如此,邓子恢没有灰心,反而节衣缩食,设法买到《共产党宣言》《独秀文存》《帝国主义浅说》《共产主义ABC》《湘江评论》等书报,如饥似渴地学习马列主义,并向周围进步青年宣传介绍马列主义。一大批知识青年通过学习阅读进步报刊,思想逐渐站到马克思主义立场上来,为崇义地方建立党组织奠定了思想基础和组织工作基础。 

  兴建党组织 终其一生为革命

  1926年7月,中共江西省地委委派南康人朱由铿,以国民党党部特派员身份回到赣州,发展中共党组织,筹建国民党县党部。当时崇义人黄昭砀在赣州做律师,结识朱由铿后,被其吸收加入国民党,又被其遣派回乡筹建国民党崇义县党部。黄昭砀找到陈赞雍,介绍其加入国民党,并先后发展了一批崇义籍国民党员。陈赞雍加入国民党后,暂离崇义木业公所,回县筹建国民党崇义县党部。10月,陈赞雍亲赴国民党江西省党部筹委会汇报崇义筹备情况,国民党崇义县党部准予成立,陈赞雍为国民党县党部常务委员,相当于书记长。 

  1926年10月下旬,在广州参加农民阶级运动讲习所第六期学习结业的谢汉昌等23人,奉毛泽东指示,回到赣州,发展党组织。谢汉昌,江西宁冈人,中共党员,被派往崇义进行工作,时陈赞雍以国民党县党部负责人身份接待了谢汉昌。谢汉昌在崇义走访调查期间,介绍陈赞雍入党,并呈报中共赣州特支批准(时任特支书记为陈赞贤),陈赞雍遂秘密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谢汉昌离开崇义后,陈赞雍得其指示,利用国民党崇义县党部,积极发展共产党员,建立中共党组织。 

  因与邓子恢交往甚深,1926年12月上旬,陈赞雍专程会见邓子恢,以国民党县党部名义,指示邓子恢成立国民党杰坝区党部。陈赞雍见邓子恢思想进步,是发展成共产党员的合适人选,遂神圣又庄严地向他问道:“你愿意加入中国共产党吗?”邓子恢一愣,明白陈赞雍的另一身份后,喜出望外,即表达了加入中国共产党的愿望。12月中旬,由陈赞雍介绍,经上级党组织批准,邓子恢成为崇义地方发展的第二名中共党员。 

  1926年12月底,国民党杰坝区党部成立,邓子恢为常务委员。成立当晚,陈赞雍、邓子恢又接中共赣州特支指示:没有建立中共党组织的县要迅速成立。二人认为建立崇义地方党组织的条件已经成熟,遂从县党部和杰坝区周围的一些积极人员中,挑选了黄一凡、陈必凯、杨心清等12人为发展对象,并决定由陈赞雍向中共赣州特支报告,请示审批新党员,成立地方党组织。月底,经中共赣州特支批准,中共崇义支部干事会在城东张家祠成立,特支指定陈赞雍为书记,邓子恢、黄一凡为支部干事。 

  1927年,中共崇义支部虽然弱小单薄,却积极开展工作:一是利用共产党员在国民党县党部的核心地位,大力强化左派力量,补选了一批共产党员进入国民党县党部;二是成立县农民协会,积极开展农村以“二五减租”为中心的反封建斗争;三是组织发动了声势浩大的崇义“五一”起义,成立中共领导的崇义县临时行政委员会,陈赞雍为主任委员,取代县政府的一切权力,有力地打击了反动势力,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锻炼了一大批干部。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反动县长蔡舒与叛变革命的钱大钧相互勾结,加紧了反共步伐。5月25日,钱大钧率军进驻崇义,实行白色恐怖,通缉陈赞雍、邓子恢等一批革命领导人。陈赞雍得悉,立即通知邓子恢转移,自己脱身北上寻求党组织未果。1927年9月底,陈赞雍病逝于南昌,时年33岁。1951年,陈赞雍被江西省人民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全国两会进行时
   第03版:全国两会进行时
   第04版:要闻
   第05版:民生
   第06版:文化旅游
   第07版:文化红土
   第08版:八境台
中央防疫委员会的成立
战火中的“绿色传奇”
陈赞雍:矢志不渝为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