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星宇
近日,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之际,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修订后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认真遵照执行。《条例》将“带头过紧日子”写入总则原则,就是要求各级党政干部带头树立节约意识,把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内化为一种政治自觉和政治担当。
党政干部的形象就是党的形象,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说出来的是口碑,传开去是形象。而那些公款消费、公车私用、铺张浪费,群众最痛恨,虽骂的是少数干部,但影响的是党和政府的形象,伤害的是民心,辜负的是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所以,“带头过紧日子”决不能放松懈怠,这不是一时之计,而是长久之策。
“勤俭是我们的传家宝,什么时候都不能丢掉。”“我们的财力是不断增加了,但决不能大手大脚糟蹋浪费!”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节俭朴素,力戒奢靡,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回溯党的百余年历史,从中央苏区时期“节省每一个铜板”,到抗日战争时期开展“节约运动”;从新中国成立初期提倡“勤俭建国”,到改革开放时期弘扬艰苦创业精神,再到党的十八大以来,持续推动各级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修订后的《条例》更是将“带头过紧日子”上升到法规的高度,以制度的刚性约束力抵制享乐主义、奢靡之风。回顾历史、审视现在,展望未来,我们更要清醒认识到,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经济社会如何发展,始终要绷紧“过紧日子”这根弦,将这一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做勤俭节约光荣传统的传承者、实践者、示范者。
“风气养成重在日常教化,作风建设贵在常抓不懈,时刻摆上位置、有机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风。”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为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提供了重要遵循。各地区各部门要严格抓好“过紧日子”各项制度落实,常态化精简经费开支、反对铺张浪费、抵制享乐奢靡,大兴务实之风、弘扬清廉之风、养成俭朴之风,坚决防止一阵风、走过场。党员干部要从思想上真正“紧”起来,把“勤俭办一切事业”理念贯彻工作始终,习惯“过紧日子”,践行在每一张纸、每一支笔、每一滴水、每一顿饭等各个细节上,在厉行节约、廉洁高效、戒奢从简中彰显党性。
节俭不是目的,为民才是根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不论我们国家发展到什么水平,不论人民生活改善到什么地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党政机关“带头过紧日子”,是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的重要体现,其核心在于将有限的财政资源精准用于发展关键领域和民生需求,把更多的真金白银用在发展的紧要处、民生的急需上,这样的“紧日子”才有意义,换来老百姓的“好日子”才能赢得更多好口碑。
由奢入俭难,由俭入奢易。“带头过紧日子”不是雨过地皮湿、风过了无痕,其贵在坚持不懈。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带头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把钱用在刀刃上,把心思用在民生实事上,时刻不忘党和人民群众赋予的权力和义务,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推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
(作者单位:石城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