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下,琴江河畔。
光彩夺目的锦旗,熠熠生辉的奖牌,挂满了石城县消防救援大队的整个荣誉室。拼搏、奉献、爱民精神在这里浓缩、延伸。
今年在全市消防救援队伍春季实战练兵比武竞赛中,石城县消防救援大队再次取得团体总分第五名的好成绩。而在此前的2019年秋季、冬季实战练兵比武竞赛中,大队还分别获得团体总分第三、第二的好成绩。
以过硬的素质,换取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近年来,从烈焰滚滚的火场,到没有硝烟的战场;从抢险救援的一线,到抗击病魔的“疫线”,石城县消防救援大队全体指战员默默地守护着,用心血和汗水,为33万琴江儿女安居乐业构筑起一道坚实的“防火墙”。
戎装虽已脱,使命不更改
改制不改初心。石城县消防救援大队转隶转制后,不仅要完成扑灭火灾的本职工作,还要提高抗洪抢险、水域救援、灾情处置、疫情防控等多方面的救援能力。为此大队制定了详细全面的训练表,在提高全体指战员的身体素质的同时,更着眼于满足未来每一种救援的不同需求。全体指战员日常训练与之前相比,强度反而更大了,内容也多了许多。
承载使命,换羽新生。“忠诚、务实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鲜明烙印,开展各项主题教育活动,从多种角度宣贯训词精神,目的就是要夯实大家的思想。只有触动了内心,才能听到来自思想深处的回音。”石城县消防救援大队大队长莫水清说。
为此,他们积极转变思路,在日常训练之外,充分利用党课、主题党团日、故事课堂、“体会式”思想政治教育笔记等多种方式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加强队员们为国为民的决心与血性。同时,结合驻地红色资源优势,大队还邀请地方党史专家为队员授课,并及时开展互学互帮、谈心交心和心理健康教育,发现和解决指战员各类潜在思想隐患。
平时敢拼命,战时能打赢
平时敢拼命,战时能打赢。该大队以全面提升全体指战员综合素质,科学制定训练内容,合理推进训练进度,有计划、有步骤地提升全员体能素质。同时,积极开展“冬训”“夏训”实战练兵和“三随三实”实战演练,全面提升指战员的实战处置能力。
2019年6月,石城县普降暴雨。江西最大的白莲贸易专业交易市场——石城白莲城连连告急。已经15年未回过重庆老家的中队长助理李江将批好的休假报告单揉成一团,迅速带领抗洪抢险突击队赶赴一线,捞除树杈杂物,清理堵塞,疏通排洪沟……经过2个多小时努力,险情终于排除。突击队又急忙赶往下一个救援点。类似的警情处理,仅2019年,该大队就出动192起,出动警力2748人次,抢救被困人员102人,抢救财产价值1600万元。同时,组织消防联合执法60余次,共排查单位1162家,督促整改隐患1295处。
2019年,该大队在全市率先启动消防扶贫扶智工作,采取“五个一”宣传培训工作模式,深入各乡镇贫困村开展“扶贫”,先后对5个乡镇22个村进行走访“扶贫”,培训“准消防员”2.3万名,发放灭火器4000余具。与此同时,大队还积极在小旅馆、群租房、合用场所、老旧住宅“三合一”场所开展安装独立式烟感和简易喷淋作试点工作,在火情预防监控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
百姓的需求就是我们的追求
“如果没有你们,我的两个孩子就没命了。”今年3月,石城县小松镇江口村村民廖学进将一面写有“无私助爱传美德 危难救人献真情”的锦旗送到了消防指战员的手中,以表达自己的感激和敬意。
就在不久前,廖学进的两个孩子在使用煤气洗澡时,不慎一氧化碳中毒。消防指战员接警后赶到现场,及时为已经晕倒在地的孩子进行人工呼吸和心肺复苏抢救,两名小朋友最终脱离了危险。
百姓的需求,就是最大的追求。石城县消防救援大队遵循“一切从群众角度出发”的原则,向30多万石城百姓作出“有警必出、有灾必救、有险必抢、闻警即动”的承诺。有了承诺,群众就把消防员当成自家人,遇到房门被锁、蜂窝扰民等生活难题,百姓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打“119”,而消防指战员总是会在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仅2019年至今,该大队为百姓取钥匙、关水阀、取蜂窝、洗街道、送水等为民服务就多达数千次,最多的一天出动近20次。
哪里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就战斗在哪里。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不期而遇,大队全体指战员迅速进入“战时状态”,纷纷递交请战书加入突击队,坚守在抗击疫情的最前沿阵地,承担起一线救援、防疫洗消、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
脱掉“橄榄绿”,换上“火焰蓝”,肩上承载的使命不改。该大队已连续三届被省委、省政府评为“江西省文明单位”,连续五届被市委、市政府评为“赣州市文明单位”。如今,石城县消防救援队员的被子依然是四四方方的“豆腐块”,早晚操点名也依然在不间断进行着,他们的青春,也一如石城县漫山的杜鹃花,在这里燃烧和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