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枝,在龙南九连山镇古坑村村民赖房炎的手中成了画笔,随手折一根,蘸上墨汁就能作画。在当地人看来,堪称传奇。
“山水千奇百态,生动流畅,树木高低错落,姿态各异……”看过赖房炎画作的人,都以为他是专业画师,而他实际上是一个地道的农民。他既没有拜师学艺,也没有进过美院深造,凭着爱好、悟性、坚持,用他那双布满老茧的手握着“画笔”描绘他的世界。近日,记者来到龙南采访了赖房炎。
从打发时间到痴迷作画
年底才满60岁的赖房炎,看上去比实际年龄老很多。用他自己的话说,妻子去世早,他既当爸又当妈拉扯一对儿女长大,吃的苦受的累比别人多,所以看上去老相。
1992年妻子患病去世,赖房炎只有32岁,正值年轻力壮,亲戚朋友劝他再娶一个,他没有听从。从此,赖房炎独自抚养一对年幼的孩子。尽管白天下地干活很累,但赖房炎每晚都会陪伴在儿女身边,监督他们写作业。儿女坐在桌前写作业,赖房炎闲着无事怕打瞌睡,就拿起笔在纸上画画打发时间。没有参照物,赖房炎想到什么就画什么,鸡、鸭、狗、牛、猫等农村常见的动物被画在纸上。一天晚上,赖房炎用铅笔在纸上画了一只老鼠,意外的一幕发生了:邻居家的猫以为是真老鼠,一把扑过来将“老鼠”叼走,踩在脚下不停地撕咬。这让赖房炎对画画充满兴趣,平时不舍吃穿的他,花钱买纸、墨、笔等却很大方。
“拿锄头把子的人,还能画画?”赖房炎画老鼠被猫叼走的消息在村中传开后,不仅没人相信,大家还嘲笑他吹牛,不务正业。为了证明自己,一天中午,赖房炎叫来五六个邻居,现场为大家画了一只老鼠。果然,不到20分钟,一只栩栩如生的老鼠跃然纸上。
“这老鼠画得真像,没想到你还有这本事!”“不要总是画鸡猫狗牛,我们九连山山清水秀,把它画出来呀。”得到邻居们的肯定,赖房炎痴迷上了画画,作品不再是单一的动物,开始创作山水画。
1995年国庆节,原九连山林场举办书画比赛。赖房炎得知消息后,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创作了一幅《九连山水美》的作品去参赛,没想到获得三等奖。奖品是一个热水瓶和36元现金,虽然不起眼,但彻底激发了赖房炎对画画的热情。从此,赖房炎除了干农活几乎家门不出,天天泡在家中作画,再没听到有人说他不务正业了。
参赛作品屡屡获奖
1998年夏天,赖房炎到赣州城区办事,无意间在街头看到一个人在画瓷板画,瓷板上的人物肖像神态逼真,让他大开眼界。于是,他萌生了画人物肖像的冲动。
回到家中,没有画册,赖房炎就用儿女用过的历史书当参照。不久,齐白石、诸葛亮等人物都被他画在纸上。赖房炎会画肖像的消息在小镇传开后,上门找到他画肖像的人渐渐多了起来。让赖房炎印象深刻的是,1999年春节,家住杨村镇的李先生专程上门找到他,拿出父母去世前各自拍下的一张黑白免冠照片,请他帮忙画一张父母的合影,以作纪念。赖房炎欣然答应,告知对方3天后来取。
这次给李先生父母画合影照时,赖房炎有了一个意外收获。合影画好后,赖房炎发现画像中有残留的笔屑,吹不掉又不敢用手去擦,正好桌子上有一团棉花,他便顺手拿起来轻轻擦拭。这一擦,他发现画作层次更加分明,还有立体的效果。从此,他的画作与棉花结下了不解之缘。3天后,李先生上门来取画像,对赖房炎的画作十分满意,当即拿出30元钱以示感谢。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上门来找赖房炎画肖像的人也越来越多。
2007年,龙南县城举办新农民周活动,赖房炎带了一幅自创的《丹阳影雪图》去参赛,他用棉花涂出雪的意境感让他摘得当年画作比赛第一名。听完赖房炎的绘画过程介绍,有个画友很不服气,当场要和他比试比试。工作人员便现场找了个女子当模特,约定双方40分钟内完成。当时赖房炎身上没带棉花,便用烟头代替,结果半小时就画好了,而且画出来的效果非常好,对方自叹不如。接下来的几届新农民周活动,赖房炎都有新作得奖。
就在赖房炎潜心作画时,2006年被检查出患有心脏病,眼前开始出现重影。伴随描绘传神的眼睛等细节变得困难,他开始将画画重点从人物肖像转向山水画。没有教材、无人指导,作为美术界门外汉的赖房炎就自己拿支笔想到什么画什么,平日里看似毫无章法的自我摸索,倒成就了他“自成一脉”的画画风格。他画的山水画与传统画法不同,刚开始都是用干墨皴擦而成,后来干脆直接用小树枝代替毛笔,画中的树与石、人与屋、河流和高山,都是通过树枝勾画而成。
据赖房炎介绍,他的画没有固定模式,儿子赖起龙搬回家的各种树根、门口台阶上的苔藓都是他画画的灵感,但更多还是来自年轻时在深山里的工作经历,当时在原始森林里见到的奇石怪木太多了。
“我字写得不好,一幅画到最后总是有点美中不足。”尽管如此,赖房炎早些年的画或送或卖已所剩无几。从几百元到上千元不等的价格,他2019年画的山水画已全部卖完,很多还没写字就被买走了。采访中,赖房炎提到的《大好河山》《春水又涨》《武当情侣峰》《老虎雄风》……他那些曾获奖的作品,如今已看不到实物。
逐梦创作百米山水画
如今,赖房炎家的日子逐步好转,儿子专心做根雕,儿媳在九连山幼儿园当老师。他每天送孙子、孙女上学后就到九连山镇文化站上班,在阅览室里画画。有人来学就教,碰到有人来借书或是来下棋聊天就放下手中的活接待……
2019年3月,九连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挂牌并投入使用。镇领导考虑到赖房炎喜欢作画,便以每个月800元的报酬聘请他为文化站管理员,既增加收入,也让他的画画梦得以延续。镇里承诺赖房炎所画作品可自行处理,有需要还会帮忙销售。
“把管理员工作交给赖房炎,除了照顾他是贫困户,更主要的是他本人很热心村里的事务,对文化也有一定的爱好。”九连山镇干部魏兴财说,去年“6·10”特大洪灾中,赖房炎不仅积极参与到抗洪抢险,身为贫困户的他还带头捐了200元用于灾后重建。
自从当上文化站管理员,赖房炎就像是有了自己的工作室,心中跃跃欲试的想法正逐步成为现实。1997年,九连山有个干部提出想和赖房炎学画画,学了一段时间后因为工作调动便没再继续。前不久,这名学生来看望赖房炎,并送上一卷100米长的画纸给老师练笔。看到这么长的画纸,赖房炎不舍得裁剪,便萌生了画一幅百米山水画的想法。
“要是能把放眼望去的这一片美景都画下来就好了。”“你能有这个本事我就无后顾之忧了。”1983年,赖房炎和父亲上山砍柴时,两人在山顶休息时闲聊的这番话,赖房炎一直牢记在心。于是,他决定将九连山的99座山峰画在百米画纸上,以实现年轻时的梦想。
“刚开始画山水画,我都要先画好轮廓后再动笔。从2017年开始,我就能边想象边画,现在3天时间就能画好一幅八开大小纸张的画。”如今,百米巨画已完成了15米,对于这个艰巨的任务,赖房炎很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