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鹏 特约记者 黄志勇 文/图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你为什么背上小书包?我去上学校,天天不迟到。爱学习爱劳动,长大要为人民立功劳。”9月28日,在兴国县梅窖镇黄沙村大山深处,伴着悠扬的旋律,一首动听《上学歌》划破了乡村的宁静。
歌声来自黄沙村大山深处的和目教学点音乐课堂。这个学校,只有一名教师和一名学生。正在用电子琴给学生伴奏的老师叫曾清华,以稚嫩的声音学唱着上学歌的学生叫魏智荣。
一校一师一生,大山无言,师生有情。这已经是90后教师曾清华在这里坚守的第6个学年。
“2015年,刚来到这个教学点时,学校也只有一名学生,这几年,虽然学生人数在变,但我的初心不变,哪怕只有一名学生,我也要坚守下去,用心教好每一名学生。”曾清华说,教学点在和目山顶上,山路又陡又弯,上班第一天,骑着摩托车一路找一路问才找到这个地方,“说实话,初次来到这么边远的学校,差点就放弃了,但看到学生渴求知识的眼神,便坚定了要留下来!”
这些年,曾清华独自坚守在大山里。在学校,她既是校长,又是语文、数学、音乐、体育老师,还要负责校园的杂务。在学生眼里,她既是教师,又是保姆,完成每天的教学任务外,还要为学生做午餐,陪伴学生午休,有时下雨天还要帮家长接送学生。
和目教学点只有一年级一个班,这些年,曾清华总共教过16名学生。“每次下了班,望着学校对面的重重山峦,我都会想,只有知识才能让山里的娃走出大山,领略到别样的风景。因此,为让山区孩子能够享受到同等教育,我愿意坚守在最艰苦的教学岗位。”望着脚下的大山,曾清华深有感触地说。
夕阳西下,大山深处,和目教学点回归宁静,五星红旗在阳光的照射下,鲜艳夺目。在这里浓浓的师生情,还在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