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各大医院骨科的髋部骨折老年患者明显增多。由于穿着较厚、四肢灵活性不好,再加上降温时路面的结冰,跌倒导致的伤害频发。同时,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加剧,老年髋部骨折的发生率在总体上也呈不断上升趋势。老年髋部骨折是指60岁以上的老年人所发生的骨折,老年髋部骨折一般包括股骨转子间的骨折和股骨颈的骨折,还包括股骨头骨折和股骨转子下等四部分骨折。最常见的部位就发生在转子间骨折和股骨颈的骨折。骨折以后老年病人本身基础病比较多,身体状况又不好所以卧床不起,就会出现很多并发症,像褥疮、肺炎、泌尿系感染、心脑血管意外等,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肺栓塞、心梗,这些都是造成死亡率提高的因素。对于老年髋部的骨折现在都主张要尽早尽快进行手术治疗,避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最大限度地降低死亡率。那么,老年髋部骨折该如何预防和治疗?
老年髋部骨折的“罪魁祸首”是骨质疏松
髋部骨折通常是指股骨粗隆间骨折及股骨颈骨折。骨质疏松是老年髋部骨折的内在基础,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外部因素。人体的衰老,骨质疏松逐渐发生。而在所有因骨质疏松导致的骨折中,髋关节骨折发生率最高。
骨质疏松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骨质病变,其特点为骨量、骨矿物质成分与骨基质成比例减少,骨皮质变薄,骨小梁数目及大小均减少,骨质强度下降从而使机体容易发生骨折。
目前,我国老年人中约25%为骨质疏松病患者。他们在一些低能量的冲击下就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骨折。引起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种族与遗传因素、内分泌因素、营养因素和行为因素等。其中,随着年龄的增加,发生骨质疏松的风险也就相应增加。
跌倒是老年人最常见的外伤形式。90%以上的老年髋部骨折由跌倒引起。这与老年骨性关节炎致关节活动受限、肌肉力量下降及脊柱退变所致的肌张力改变有关。在身体稳定性出现异常时,保护性体位不能在瞬间完成,应力过度集中在髋部,就会引起髋部骨折。
对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87%的骨折发生可以归咎于跌倒。有1%至5%的跌倒者由明确的机体内在因素引起,如晕厥、卒中等。同时,老年人衰弱的视觉、听觉、触觉、前庭感觉等功能的减退也是引起跌倒的重要因素。
当外伤发生后,患者可出现患肢短缩、外旋外展畸形、髋部肿胀疼痛或压痛,有时局部可扪及骨擦感,髋关节活动受限,摄X片可见髋部骨折表现。
老年髋部骨折如何预防
老年人可主要注意饮食及行动两方面。首先,饮食钙是机体获得钙的主要来源,钙是骨骼系统生长代谢的重要元素。保持机体所需的足够钙量,能够对老年人骨质疏松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日常饮食中,可多吃些乳制品、豆制品、虾皮、蛋类、鱼类、绿叶蔬菜、花菜和海藻等含钙丰富的食品。此外,吸烟、饮酒、喝咖啡都可能造成骨量加速损失,应尽量避免。
第二,体育锻炼是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的重要手段。缺乏锻炼使得骨骼和成骨细胞受到的机械刺激减弱,造成肌肉萎缩,骨质吸收增加,骨形成减少。因此应维持适量运动,并多晒太阳,合成更多的维生素D以协助钙质吸收。
第三,老年人应避免促使跌倒的环境危险因子,包括光滑的地面、不平的地板、昏暗的灯光、松动或起皱的地毯、不牢固的家具以及地板上的物体等;也应避免如爬梯子、搬动重物或参加竞技活动等危险动作。骨质疏松症状明显的老年人应尽量避免在无人陪护的情况下单独外出。
老年髋部骨折的治疗
对于已经骨折的老年患者,治疗应根据患者术前身体的基础条件、骨折类型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适合于该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可分非手术治疗与手术治疗两大类。非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体质较差、无法耐受手术的骨折患者,主要方法包括石膏固定、卧床牵引、“丁”字防旋鞋固定等,目的是尽早重建髋关节功能。但它的缺点在于治疗后仍可能发生骨不连、股骨头坏死、下肢短缩等。长期卧床将引起骨量快速丢失,导致或加重骨质疏松,同时使其他部位发生严重的并发症,褥疮、坠积性肺炎、泌尿系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出现骨质疏松、肌肉萎缩、关节活动障碍等。手术治疗可以解决由于老年髋部骨折引起的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便于患者早期功能锻炼、下床活动,减少长期卧床带来的多种并发症,尽快恢复正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降低死亡率。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主要方法是闭合复位髓内钉固定;而股骨颈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半髋置换手术或者是全髋置换手术。因此,目前对于老年髋部骨折,除伴有严重基础性疾病或无法耐受手术者外,一般均主张手术治疗。
对于老年人来说,髋关节骨折是危及生命的重要疾患。在我国步入老年社会后,无论从医疗资源合理应用,还是减轻社会负担的角度,都应引起重视。因此,应对家居生活、社会环境的合理改变以减少老年人跌倒的机会,并减轻骨质疏松疾病的发病程度。发生髋关节骨折后,应对患者的整体状况进行评估,对骨折进行合理处置,早期发现和治疗并发症以减少病死率,改善预后。
(赣州市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 王一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