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李洋 实习生 方庆涵 记者 刘水莲)7月13日,记者从市防汛抗旱指挥部获悉,7月1日以来,全市持续出现35℃以上高温少雨天气,平均降雨9.6毫米,比多年均值(51.5毫米)偏少81.3%。全市大中型水库蓄水量为16.88亿万立米,占正常蓄水位对应库容的78%,比去年同期偏少5%,且水库蓄水呈减少趋势,局部旱情苗头已渐显露。
据气象部门预报:预计未来10天全市继续受副热带高压控制,晴热高温天气维持;8月至9月平均气温比常年偏高,盛夏高温日数偏多,降雨时空分布不均,且雨量不确定性很大,发生阶段性干旱的可能性大。
为做好防旱抗旱工作,市防指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充分认清防旱抗旱形势,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立足抗大旱、抗久旱、抗大灾,严格落实抗旱责任及防旱抗旱各项措施。要密切监视天气形势和水情变化,加强旱情监测和会商研判,及时发布预报预警,为防旱抗旱决策指挥提供科学依据。并根据旱情发展和抗旱预案规定,视情启动抗旱应急响应,全面动员各方力量投入抗旱保民生、保生产、保安全。
通知要求,各有关部门要认真算清水账,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充分利用好现有水源,做好水源调配,制订切实可行的抗旱用水计划,优先确保城镇供水、农村人畜饮水、学校供水、重点企业和重点产业生产等用水。按照“先灌溉后发电、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的原则,统筹各类水库水量调度。
此外,通知还要求,要加强水工程的维修和养护,及时修复水毁灌溉设施,抓紧开展渠道清淤、疏浚和清障;通过“引、调、提、蓄”等多种手段,发挥水库、人饮和灌溉工程以及抗旱应急水源工程的作用,切实提高供水保障能力,充分发挥水工程抗旱效益。要强化人工增雨设备及各类抗旱设备的检修、维护和保养,增强抗旱应急保障能力,并根据气象条件,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