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纠纷止于诉前

——全南县积极推进诉前调解工作走笔

  □记者钟清兰 通讯员张美霞 柯丽梅

  分流至“陈勤英调解室”的民商事案件,调解成功率96%以上;每月调解成功案件数平均在20件以上……省时、省钱、省心的诉前调解工作,让“陈勤英调解室”赢得群众的真心点赞。今年以来,全南县立足于县域实际和时代需求,创新和发展新时代“寻乌经验”,大力推进诉前工作,深化诉源治理,彰显市域治理现代化的全南成效。

  诉前调解化纠纷

  “亲兄弟还得明算账,账清了还是好兄弟……”陈勤英一番调解下来,存在矛盾纠纷的程某和钟某不仅握手言和,还再次做起了沙石生意。这种“戏剧性”的结局,在“陈勤英调解室”里并不少见。

  今年56岁的陈勤英,2016年被任命为法院陪审员,多年案件陪审经验,提升了她的法律素养。从连任县政协委员,到被聘任为法院特邀调解员,一路走来,陈勤英在社会上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认可度。因此,全南县以“陈勤英”为品牌,成立了“陈勤英调解室”。

  在“陈勤英调解室”,21类符合调解条件的民事案件,由全南县人民法院立案庭分流至此,“特邀调解员+退休老法官+法官助理”诉前调解团队会在30日内完成调解。调解成功后,可根据当事人意愿签订调解协议或向法院申请司法确认。

  而相对于结果,陈勤英更注重案件的实质性化解。立足法院诉服中心平台,陈勤英能及时发现类案和系列案,取得举一反三的化解效果,又实现了防范类案发生的社会效益。依托法院在线调解平台,“陈勤英调解室”推出智能化、实时化解纠纷方式,利用电话、微信、视频等信息化手段开展远程调解,实现线上咨询、登记、调处、结案一网通调,切实做到群众少跑腿,调解纠纷快速有效。

  “陈勤英调解室”运行以来,调解成功的381件民间借贷、买卖合同、劳务合同等各类民商事纠纷案件,自动履行率75%以上,结案效率、社会效果均有显著提升。

  高效服务优环境

  日前,兴南新材料公司负责人林某刚走出调解室,就在微信朋友圈配上调解协议和几张调解图片,晒出“法院的效率,就是我们经商环境的一大保障”这样一条微文,得到生意伙伴们的点赞评论。这既是当事人对“陈勤英”调解工作的认可和肯定,也是全南县始终坚持服务大局、司法为民、优化营商环境的具体表现。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该县法院联合司法、交警、人社、卫健、工商、工会等部门建立联合调处中心,畅通联调联解机制。把“陈勤英”们引入国际商贸城,支持和指导工商联、商会调解组织化解涉企纠纷。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大力开展“一企一法官”送法进园区活动,建立服务企业微信交流群,宣传惠企纾困司法政策,发布涉企典型案例,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纠纷发生。同时,在常态化服务协作机制基础上,出台12条助企纾困服务保障措施,为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法治也是生产力。全南县建立了涉企案件办理工作协调机制,成立涉企诉前调解团队、诉讼服务团队和立案速裁团队,全程联通诉前调解与速裁快审,持续在增强城市投资吸引力、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水平、强化市场监管服务效能等方面发力,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有机统一。

  今年以来,全南县人民法院审结涉企案件474件,已有130件按调解、撤诉结案;执结涉企案件124件,帮助企业收回账款1500万余元。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时事
   第04版:时事
   第05版:视觉
   第06版:红土
   第07版:法治
   第08版:知行
检察监督助圆大学梦
让纠纷止于诉前
工伤赔偿分期付 司法确认解忧心
章贡区市监向“雪糕刺客”亮剑
图片新闻
上犹司法创新举措开展安置帮教工作
近期部分网络司法拍卖标的物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