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赣州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本报讯 (记者刘海锋 通讯员利志娟 杨玺)龙南市采取“现场授课+专递课堂+网络直播”方式,实现7000名师生共上一堂思政课;赣州师范专科学校师生赴于都县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开展“行走的思政课堂”活动;赣南卫生健康职业学院、赣州市第十五中学、赣州蓉江新区潭东中学、飞扬路小学和赣州现代科技职业学校开展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这是赣州市教育系统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多举措推进思政工作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为全面加强党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市委主要领导带头到高校上思政课,带动463名市、县领导和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书记、校长听思政课、讲思政课,在全省率先推动市、县两级领导干部到学校上思政课常态化制度化,形成了各界共同抓好思政课的良好氛围。我市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在编制配备、岗位设置、职称评聘、专业发展、评奖评优、经费投入等方面制定系列配套措施。开展“我的思政故事”“我的思政镜头”视频展播,加大思政课教师培训力度,搭建思政课教学比武练功平台,先后有1300余名思政课教师参训,评选打造20节思政精品课。

  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学校与教师的精心引导和栽培。我市抓住课堂主渠道,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把爱国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教学之中和学校工作各方面。各级各类学校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足开齐思政课及红色文化课程,在充分挖掘语文、历史、地理、艺术等学科的思政要素同时,进一步加强地方课程审核把关,对全市教材教辅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进行专项排查,保障教材建设健康有序发展。

  赣南自古是文化沃土,孕育形成了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理学文化、宋城文化等为代表的赣南文化,这是开展思政教育最生动鲜活的资源。我市教育系统扎实开展“五红”培根铸魂活动,实施红色文化育人工程。每年开展“苏区精神”进校园、全市红色故事演讲大赛和“三项文化”教育及红色研学实践等活动。全市共评选了52个研学基地,每年接受红色教育的中小学生达127万余人次。同时,利用疫情防控这本鲜活教材,组织开展讲好一堂“开学第一课”、举办一次事迹宣讲等“六个一”活动。目前,全市开展“战疫英雄进校园”活动130余场,覆盖师生47万余人次,有效引导了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时事
   第06版:周末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开放型经济
赣州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深寻支援合作交流暨项目推介会在深举行
图片新闻
赣州市融湾宣传座谈会在深召开
道德评议会助力移风易俗
全国少年攀岩锦标赛在全南落幕
架起“连心桥” 开行“直通车”
“水美家安——全民防溺水”暨“一家一个救生圈”联合演练宣教活动在赣州开展
信丰搭起就业引才“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