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架起“连心桥” 开行“直通车”

——会昌县人大积极探索“进站入群、联户分组”代表工作新模式

  □胡重良

  “通往县城的公交车开通了,圩镇的路灯亮起来了,我反映的意见建议也很快落实了。”会昌县麻州镇人大代表陈桂生说。今年6月,会昌县人大常委会开展县领导“听代表建言、为群众解难”联系代表月活动,在县委主要领导的带动下,全县所有县领导纷纷走进人大代表联络站,与基层人大代表、群众面对面听民声、解民忧促发展。今年以来,会昌县人大常委会全面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以代表联络站规范化、制度化、信息化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代表工作新模式,推进代表“进站入群、联户分组”,架起代表联系群众的“连心桥”。

  进站接访“面对面” 收集民意“不打烊”

  近日,该县人大代表吴泽来、张质运按照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的安排,早早地来到周田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开展工作。刚坐下不久,社区居民汪先生就走进代表联络站。“中学周边路灯损坏,晚上学生出入不方便,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有关部门派人对损坏路灯进行修理。”“好的,我们下午会去现场察看,然后把情况反映给镇政府,我们会一直跟进修理情况并把最终结果反馈给你。”吴泽来一边记录一边说。当天下午,周田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就组织部分代表实地察看情况,并立即启动办理程序,于当天督促城管部门进行修理。

  “人大代表,湘江花园路面积水严重,能否联系有关部门帮助解决?”县人大代表许楠一加入村(居)务公开群,就有居民向她反映问题。她按照情况立即来到湘江花园小区实地察看,并将意见建议及时提交到文武坝镇人大代表联络站。按照代表建议办理流程,联络站立即向有关部门发出办理通知,并进行跟踪督办,反馈办理情况。

  会昌县人大常委会把全县1300多名各级人大代表编入全县19个代表联络站,实现代表进站全覆盖。各代表联络站年初制定工作计划,常态化、制度化组织驻站代表进站开展学习培训、接待群众、视察调研等活动,做到每月开展两次以上接待群众活动,每季度举办一次学习培训,每年开展两次以上调研视察活动,着力把代表联络站打造成宣传室、连心桥、民意窗、监督岗、大课堂,用实实在在的成效回应群众的关切。

  同时,为了让群众能随时随地找得到代表,让代表也能及时听到群众的声音,会昌县人大常委会要求人大代表加入选区所在的村(居)务公开群,亮明身份,组织网上代表联络站,实现联系群众“全天候”,收集民意“不打烊”。

  入户走访“零距离”  志愿服务显真情

  “老吴,近来身体怎么样?家里有没有什么难事?”近日,县人大代表、永隆乡党委书记刘志福冒雨来到小寨村刘圣清家中,详细了解生产生活情况,帮助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

  该县各级人大代表与群众进行结对结亲,人大代表进农家、进果园、进企业,与群众零距离沟通、面对面交流,耐心倾听群众意愿诉求,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群众的诉求,帮助他们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同时,人大代表还对“五美家庭”创建、疫情防控、助企纾困等相关政策进行“零距离”宣传,让群众感受到“代表就在我身边,随时也能联系。”“我们有话代表用心听,我们有事代表用心办”,从而打通政策宣传、基层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会昌县人大代表联络站牢牢盯住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根据各级人大代表的行业特性、专业特点和工作性质,每个站组建了法律、卫生、教育、产业技术等代表专业服务组,充分发挥其专业优势,开展进企业、进社区、进工地、进庭院等志愿服务活动,帮助群众解难事、办好事。积极倡导开展“新时代‘共产主义星期六’·人大代表在行动”活动,利用每周六开展学习日、接待日、走访日、服务日、督办日、攻坚日等“六个日”活动,宣讲政策,用心服务,打造出会昌县“人大代表志愿服务”的亮丽品牌。

  今年以来,会昌县人大代表联络站接待群众1960人次,组建代表专业服务组63个,收集并交办群众意见建议623条,组织开展代表志愿服务活动860次,一大批民生实事、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得到了迅速解决。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要闻
   第04版:时事
   第05版:时事
   第06版:周末
   第07版:健康
   第08版:开放型经济
赣州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深寻支援合作交流暨项目推介会在深举行
图片新闻
赣州市融湾宣传座谈会在深召开
道德评议会助力移风易俗
全国少年攀岩锦标赛在全南落幕
架起“连心桥” 开行“直通车”
“水美家安——全民防溺水”暨“一家一个救生圈”联合演练宣教活动在赣州开展
信丰搭起就业引才“立交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