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钟瑜 曾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加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党的建设。通过学习领悟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更加坚定了律所坚持政治引领、党建先行,推动律师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近日,江西南芳律师事务所党委书记、主任廖泽芳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走进南芳律师事务所所在地赣州经开区南芳大厦,处处可见党建元素。从律师合伙人胸前的党徽,到南国流芳展览馆墙上一块块党建奖牌,从主题鲜明的党建文化长廊,到体系健全的南芳党建特色制度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律师行业党的建设南芳路径探索》专著,展现了28年来南芳律师事务所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党建与业务双融双促双提升,汇聚律所发展新动能, 实现“党建强、发展强”的南芳路径。
政治领航,把好律所发展方向。建立党组织与合伙人联席会议制度,在决策机制上实行党委前置研究事项,确立党组织的领导地位。在聘用人员上,律所坚持“党员优先聘用、党员优先上岗”聘任原则,提倡“党员向优秀党员看齐,团员向党员看齐,非党员向党团组织靠拢”;在发展党员上,坚持政治标准放在第一位,严把入党关,吸纳讲政治讲大局的优秀业务人员加入党组织。与此同时,加强党员考核,对表现优秀的党员给予表彰,对不合格党员批评教育。不仅如此,律所还加强合伙人队伍建设,对一般合伙人与高级合伙人的加入均提出政治要求,所务部门管理岗位均由党委推荐。从建所至今,全所党员人数从最初的1名发展到112名(含分所),南芳总所60名合伙人中有中共党员37人,民主党派成员23人,全部都有政治身份,律所党管干部的局面全面打开,探索了“两新”组织党管干部的“南芳模式”。
党建引领,助力人才成长。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一个支部一座堡垒。南芳律师事务所各党支部积极牵头架好党员、人才互通桥,创造性地推行“双向培养”人才培养模式,对有政治追求的业务骨干,引导其加入党组织,对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的党员,将其培养成业务骨干。以党组织为桥梁纽带,通过师徒关系、师生关系、团队关系进行结对帮扶,把优秀的青年律师作为律所的业务骨干来培养,引导他们加入党的组织,把党员意识强的优秀骨干作为律师事务所后备领导班子成员来培养。党员的先进性和业务的骨干性合二为一,律师的潜能和主观能动性得到进一步激发,归属感、认同感、责任感、成就感进一步增强,为律所发展增添了新动能。南芳律所还总结出律师成长“三段论”:第一阶段是做精专业,赢得当事人认可,做一名业务精湛专业型律师;第二阶段是做大事业,履行责任,赢得社会认同,做一名社会认同的事业型律师;第三阶段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做一名党委政府认可的政治型律师。遵循着这条律师成长路径,一批批具有良好政治素养、执业纪律、职业道德、专业能力的律师脱颖而出。目前,全所16人入选省、市级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工作律师库,17名律师当选新一届省、市、县(区)“两代表一委员”,打造了一支让党放心、人民满意、客户认同的讲政治精专业的律师队伍。
创新载体,党建创新出彩。为不断充实“两新”组织党建工作内涵与外延,南芳律师事务所不断探索新形势下新社会组织的党建工作。依托下辖4个党支部成员的行业优势,律所打造4个特色党支部,分别围绕双拥工作、工青妇维权、困难群体救助、服务乡村振兴、农村法治等积极开展活动。律所许多党员律师担任赣州中心城区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一些律师被聘为省、市、县(区)党委政府法律顾问、特邀调解员、人民监督员,进入赣州法律智库,为退役军人提供法律援助,编制军人法律法规汇编,连续10年参与信访接访。20余人次在市、区两会上作大会发言,20余个提案获评优秀政协提案。开展送法下乡、送温暖进校园等活动千余次,党建促发展的影响力走向全国,1万多人次前来参观学习南芳党建做法,律所党委主要领导应邀到全国20多个省份作党建讲座交流……以党建为载体,南芳律所党建在探索中不断创新,不断出彩,在服务中心、服务大局上,主动作为、勇于担当,赢得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委托人、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党建做实了是生产力、做强了是竞争力、做细了是凝聚力。在党建引领下,南芳律师事务所深耕赣南28年,不断发展壮大,从最初的1名员工发展到目前拥有360名员工,总部办公场所从租赁的60多平方米到目前拥有独立产权的13层南芳大厦,业务总量从1994年成立之初至2020年增长200多倍,成为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大型综合性律所,先后荣获“全国创先争优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优秀律师事务所”“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律师行业先进党组织”“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等200多项市级以上集体和个人荣誉。28年坚持不懈抓党建,“党建带群建促所建”的理念成为律所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内核”,指引着律所做大做强,长足发展。
“回望28年的发展历程,坚持不懈抓党建是南芳律师事务所不断发展壮大的根本。”廖泽方表示,接下来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转化为实干担当,进一步发挥党组织的优势和带动作用,继续致力于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实现党务、所务、业务进一步融合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