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41种药品采购成功覆盖多个治疗类别

——第九批国家药品集采看点解读

  □新华社记者彭韵佳 龚雯

  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6日在上海开标,并产生拟中选结果:41种药品采购成功,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58%。至此,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已经覆盖374种药品,为患者减轻用药负担。

  采购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第九批国家药品集采共有266个产品中选,涵盖感染、肿瘤、心脑血管疾病、胃肠道疾病、精神疾病等常见病、慢性病用药,以及急抢救药、短缺药等重点药品,群众受益面进一步拓宽。

  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副院长高晓燕说,从早期集采以大品种为主,到现在逐步覆盖一些临床应用的“重点周边”用药,集采正为医疗机构提供更好的用药选择与规范。

  此次集采品种目录中,包含了用于治疗糖尿病的伏格列波糖、治疗胃肠道疾病的雷贝拉唑、降压药乌拉地尔、抗生素阿奇霉素、糖皮质激素地塞米松磷酸钠等百姓常用药品。同时也包括了抗肿瘤用药,如治疗乳腺癌的氟维司群等,以及5种短缺药品和急抢救药品,如用于抢救休克的多巴胺注射剂、用于催产的缩宫素注射剂等。

  “从这次集采采购的品种来看,药品集采覆盖面越来越广。”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药剂科主任卞晓岚说,“这将更有利于医院用药选择,更多惠及百姓。”

  集采规则进一步完善

  第九批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共205家企业获得拟中选资格,投标企业拟中选比例约78%。

  此次集采在规则上有一个显著变化:中选药品采购周期接近4年,为国家组织药品集采以来最长的药品采购周期。

  “采购周期的延长让医院有较为稳定的预期,短期内不会更换厂牌。”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教授路云说,这也有利于企业根据全国使用量等情况,制定长期发展策略,合理安排生产周期。

  “这次采购周期延长至近4年,有利于企业发展的稳定性,也让企业更有积极性。”多次参加集采的齐鲁制药销售总公司常务副总经理田勇说。

  为防止企业“围标”“串标”,此次集采首次提出企业可组成联合体进行申报。路云说,尽管中选的企业只是关联企业当中的一家,但是联合体中的企业都可以供应共享的地区,对保证临床供应可以发挥积极作用。

  在以往的企业拟中选资格规则基础上,此次集采进一步优化创新淘汰机制。“最高单位可比价/最低单位可比价”计算比值最大的前4名和最小的前2名也会被淘汰。专家认为,这一规则既有效控制了不同中选企业之间过大的价格差异,也进一步规范了企业投标行为。

  对临床需求反应及时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社会保障研究中心研究员姚宇说,最近自己身边不少朋友感染了带状疱疹,一些皮肤科医生也反映近期患者有所增加。在此次集采中,用于治疗带状疱疹的阿昔洛韦成功采购。

  “这次集采对临床需求做出及时反应,让老百姓能直接感受到政策的红利。”姚宇说,第九批集采继续沿用了“一主双备”供应模式,即一个主要供应商、两个备选供应商,保障集采药品供应,让老百姓能够用得上药、用得及时。

  接下来,国家医保局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对集采产品的质量监控和供应保障,促进医疗机构优先采购和使用中选产品,确保群众切实享受到改革成果。

  截至目前,9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已经覆盖374种药品,平均降价超50%,药品虚高价格水分被持续挤压,降价成效正惠及更多患者。

  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推进医药集中带量采购的扩面提质,同时在地方层面上,也将重点对国家组织集采以外的化学药、中成药、干扰素以及神经外科耗材、体外诊断试剂等开展省际联盟采购。

  (据新华社北京11月7日电)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时事
   第03版:要闻
   第04版:视觉
   第05版:11·8记者节特别报道
   第06版:综合
   第07版:五洲客家音 四海桑梓情
   第08版:文化红土
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 健全自然垄断环节监管体制机制
我国外贸向好态势进一步显现
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力量增至22万人
图片新闻
第六届进博会展期过半 达成合作意向近600项
解决“一院一卡”等就医堵点问题
41种药品采购成功覆盖多个治疗类别
图片新闻
全国登记在册经营主体达1.81亿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