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5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远去的煤油灯

  □彭良龙  文/图

  前不久,拆老家的一间土坯房时,在一个破旧的橱子里,竟意外地发现了一盏我小时候用过的煤油灯。于是,我小心翼翼地抹干净并收藏起来。

  我的童年是在山村度过的,村子不大但山清水秀。在我的记忆里,儿时居住的山村没有通电,到了晚上家家户户都是点煤油灯。点蜡烛的很少,嫌它价格高,不划算。煤油灯的亮光虽似萤火虫一样,晃晃悠悠的,但就是这暗淡微弱的煤油灯光,不仅照亮了山村,也照亮了我的童年。

  煤油灯是乡亲们生活的必需品。经济条件好一些的家庭,用的是从商店里买的高脚煤油灯,多数家庭用的是自制的煤油灯。那时我家里穷,吃了上顿还要想着下顿。父亲想想,还是让我做几只煤油灯。印象最深的一盏是用空墨水瓶做的,小而精致。我找了一个空墨水瓶,先在瓶盖中央钻个窟窿,再找来薄薄的铁皮卷成筒状,将小圆筒穿过瓶盖的中央,还要找块棉花搓成条状,用细细的铁丝将棉条引入小圆筒穿过,然后把煤油倒入瓶中,稍等一会,煤油就顺着棉花制成的灯芯上来了。火柴一点,自制的煤油灯就光芒四射了。

  自制的煤油灯伴随了我好几年时光。晚上做作业的时候,我点上亲手制作的煤油灯,便有种温馨而自豪的感觉。那时,母亲常陪伴在我的身边,有时手里摇着蒲扇,给我驱赶蚊子,有时坐在旁边纳鞋底或补衣服,灯光映着母亲慈祥的脸庞。有一次,老师布置了一大堆的作业,不知不觉到了深夜,写完之后,我倒头就睡。当我一觉醒来时,天已大亮,鼻孔里全是油烟灰,随便用手指一抠,浓浓的一块,有一种煤油味。

  那时的煤油很紧张,还是凭票供应的。有一次,母亲让我到镇上供销社买煤油,我起得很早,天还灰蒙蒙的,我提着一个小铝壶,走了三里多路赶到镇上。可一看,供销社门口已排起了长长的买煤油的队伍。我尾随在后面,排了一个多小时才买到煤油。

  上初中后,我在学校住校。不久,就听说山村要通电了,我心里非常高兴。那些用过的煤油灯,不知被母亲放到哪儿去了。时光荏苒,岁月如梭。改革开放后,人们的生活日益富足起来,家家户户通了电,煤油灯便远离了我们的生活,并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潜藏在我们的记忆中。如今,灯具越来越多,式样也越来越全。灯具的变迁,反映了时代的变化,也见证了时代发展给老百姓带来的红利。但不管怎样,我不会忘记点煤油灯的岁月。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出门一把锁,进屋一盏灯”是众多空巢老人的生活写照,又是一年春节临近,他们吐露心声——~~~
~~~章贡区成为全国第二批示范基地
~~~
~~~
~~~
~~~
2018保险服务创新峰会举行~~~
~~~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时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老年周刊
   第06版:康养
   第07版:周末
   第08版:非遗周刊
“我们不愁吃穿,就缺陪伴”
智慧健康养老产业发展良好
南康补助民办养老机构建设运营
图片新闻
图片新闻
远去的煤油灯
泰康“健康有约”获金燕奖
老年周刊免费赠阅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