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2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句承诺,二十余载守护

——记大余陈毅旧居义务讲解员刘士华
  □记者  陈少芬

  一个人能有几个二十年?一个二十年能做多少事?大余县池江镇兰溪村村民刘士华,用退休后的二十余年坚持做了一件看似平凡却感人的事——以义务讲解员的身份守护陈毅旧居。

  8月5日一大早, 84岁的刘士华和往常一样,准时到陈毅旧居打扫卫生、查缺补漏。日复一日守护旧居、为游客义务讲解红色故事,这样的退休生活,刘士华已经坚持了25年。他说:“每天在旧居走一走,心里更踏实。”

  刘士华与陈毅旧居的缘分、讲解的红色故事,都跟自己的母亲周篮有关。赣南三年游击战争时期,陈毅等老一辈革命家与刘士华父母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并把刘家老宅作为一个活动地点。由于陈毅的腿伤时常复发,周篮和丈夫便邀请陈毅到自己家中居住,为他治疗腿伤,并经常为游击队放哨、送信。

  周篮的手指因遭国民党反动派酷刑致残。革命胜利后,陈毅特意派人带周篮前往上海治疗。当时,陈毅问周篮有什么要求,但她什么也没提。回到老家,周篮当起了讲解员,为群众义务讲解那段艰苦卓绝的革命往事。

  弥留之际的周篮把刘士华兄弟4人叫到病榻前交待:“当年的革命者离开时,曾表示一定还会再回来的,你们一定要保护好老房子,不能离开这里。”

  遵照母亲遗愿, 一家在附近另建新房,主动把刘家老宅捐给当地政府,经多年修缮保护,彭坑陈毅旧居被认定为“大余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5年退休后,刘士华坚持回到老家,从兄长手中接过了义务讲解的接力棒:“我们的父亲、母亲是红色故事的参与者,他们把老一辈革命家的故事讲给我们听,我就要代代流传下去。”

  从小在刘家老宅长大的刘士华,早已将这里的一草一木、每一个老物件、每一段故事,深深镌刻在心。谈起那一段烽火岁月,已是耄耋之年的刘士华却依然神采奕奕,每次向游客讲起母亲冒着生命危险保护游击队员的故事,他都满脸骄傲。

  为让游客更直观地了解那段峥嵘岁月,刘士华让子女把革命故事录制下来,刻成光盘,向游客播放。他把当年保留下来的黑白照片、书信等装裱好,为那段红色历史留下了宝贵的研究资料,他说:“每张相片、每封书信的背后,都有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还饱含了共产党人对群众的深厚感情。”

  红色基因代代传。每年清明节前夕,刘士华都要在这处陈毅旧居,为当地中小学学生讲解陈毅打游击的精彩故事。“这个位置有一大丛竹子,陈毅的警卫员就藏在这里放哨……”他讲得精彩,学生们听得津津有味。

  很多单位参观旧居前,都联系刘士华帮忙讲解,每次他都热情接待,深受游客好评,大学生游客郭立靖说,听刘士华一讲,这段历史就实在了。

  25年过去了,这样的义务讲解仍在继续。“我会一直坚持守护下去,如果哪一天我干不动了,就让儿子接棒。”看着历经风雨的陈毅旧居,刘士华坚定地说。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
   第03版:时事
   第04版:时事
   第05版:项目建设周刊
   第06版:周末
   第07版:悦读
   第08版:健康
   第09版:中缝
   第10版:中缝
一句承诺,二十余载守护
市民建言献策助力城区交通更畅通
“最美茶摊老人”
市残联特奥日活动丰富残疾儿童生活
“全民健身日”全市将开展一系列活动
我市多渠道提升未成年人科技素养
南康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档
第二届赣州市文明家庭事迹展
全省“百福农权贷”授信启动仪式在信丰县举行
关于公开征集2021年赣州市中心城区城市建设项目计划编制意见的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