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他个子不高,身材瘦削,衣着朴素,说起话来也绵绵柔柔。他心怀天平秉持正义,扎根基层十余载,为民解忧守护一方,所办案件年均调撤率在70%以上,他就是大余县人民法院吉村法庭庭长饶豪华。
吉村法庭是离大余县城远、条件艰苦的法庭,法庭所在辖区是该县偏远的四个山区乡镇,面积占大余县的41%。由于山路多、人口稀,“送达”成了最麻烦的事。夏天挽起裤腿蹚水过河,冬天走乡串户寻人找物,为完成一次次送达任务,饶豪华常常需要跋山涉水,短则耗时半天,长则一天。多年来,饶豪华跑遍了辖区的山山水水,当地的风土人情、乡规习俗他都了然于胸,为办案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吉村法庭辖区的民商事案件,多以婚姻、家庭、邻里、土地等纠纷为主,当事人的法律素养普遍不高,大家打官司常常靠“说”,既不懂得收集证据,也很少有人愿意花钱请律师。饶豪华深知,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单纯地机械办案,很难达到案结事了的效果,甚至还会衍生出其他问题。为此,他高度重视通过调解工作实质性化解纠纷,并不断探索总结,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调解方法和风格。
在一起追索劳动报酬纠纷案中,考虑到讨薪的骆大爷年事高、举证能力不足,饶豪华启动农民工讨薪“绿色通道”,对该案开展诉前调解,并带队驱车30多公里赶赴骆大爷务工的山区现场,邀请当地村党支部书记等一同向欠薪老板冯某宣讲政策、释法析理,冯某认识到自身错误,同意将剩余工资支付给骆大爷,最终,骆大爷未花一分钱便拿回了务工工资。这只是饶豪华调解众多纠纷中的一个实例,他的判决既有对法律知识的精准运用,更有对人情事理的通透解释,多年来,他所判决的案件鲜有上诉,即便上诉了,也从未被改判。
对于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在送达阶段,饶豪华通过和当事人沟通交流,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全面了解案情、掌握双方诉求,明晰问题症结,逐步赢得当事人的信任,为调解奠定情感基础。有的案子甚至还没开庭,他就反复劝说,不厌其烦地为“两头”说和,促成案子达到完美解决。在具体的调解工作中,饶豪华对群众充满感情,接待群众特别有耐心,当事人说的“真话谎话、气话好话、闲话实话”,他都能心平气和地认真听完。他善于站在当事人的立场思考问题、权衡利弊、提出方案,然后再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融入其中,全面分析,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最终引导双方步步走拢,达成一个让双方都放心、满意的调解协议。
“调解的真正目的是解决当事人的实际困难和矛盾,并重建双方的沟通与信任。”饶豪华秉持着这份初衷,所办案件一直保持着70%以上的高调解率,所办案件无一起激化矛盾、引发信访,有力促进了辖区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