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瑞森
他十年如一日,坚守初心使命,用爱心书写着退休后的人生;他与时俱进,永葆本色,以公仆之心默默奉献着余热,他就是会昌县关工委主任李建平。
十年践一诺
2011年,李建平从会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岗位上退下来,欣然接受了县委要他担任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的工作,并立誓要干好。
会昌原是个贫困县,为了广泛争取社会力量,帮扶贫困学子完成学业,李建平充分利用几十年在地方工作积累的各种社会资源,先后引入了广东省爱心团队“狮子会”“上海爱心基金”“黄三河”“湖北劲牌酒业集团”等一批爱心组织,结对帮扶会昌县的贫困学生、留守儿童。在他的努力下,十年来,会昌县关工委已引进各类帮扶基金和爱心组织22个,每年接受帮扶的学生人数2000多名,受惠帮扶资金700多万元。
2017年冬,李建平又牵头创建“会昌县教育基金会”,从筹备到机构组织,他上下奔走呼吁,倾注了满腔热血。首届“会昌县教育基金会理事会”创立以来,依法开展倡议乡贤、企事业、爱心人士献爱心活动,社会各界踊跃捐资奉献,县教育基金总量达1000多万元。2018年以来,每年教师节期间,县教育基金会都会按时召开“会昌县教育基金会奖励扶持大会”,每年发放奖励帮扶基金200万元以上,受惠的优秀师生、困难师生1900多名。
大爱暖人心
这些年来,由于乡村“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和监护缺位,显现了失助、失调(教)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加以帮扶和纠正,对孩子们的健康成长十分不利。李建平常说,对关爱工作要有信念,对困难学生要有情怀,对留守儿童要倾注温暖。十年来,他带领全县各级关工委的老同志们,先后为会昌县千余名因各种特殊困难导致贫困、辍学、失调(教)的青少年进行了及时的帮扶,解决了就学、就医、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难题。
家住筠门岭镇门岭村的韩某,几年前丈夫不幸去世,留下四个儿女,大的女儿才上初中,三个儿子上小学。韩某又有轻度智障,由于生活困难和管教缺失,几个小孩常常厌学逃学。对此,李建平主动对接帮扶,经常自己掏钱资助、沟通教育几个孩子。在他多年的帮扶下,韩某的大女儿学习成绩名列前茅,已经顺利考取会昌重点高中。从会昌考入赣州中学就读的吴某兄妹,由于父亲患鼻咽癌多年,家庭陷入困境,母亲只能陪同他们在赣州做小生意维持基本生活。李建平把他们纳入帮扶对象后,一方面在经济上给予资助,一方面在情感上给予关爱,每次去市里开会出差,都要去看望他们。
大爱无言,大育有声。十年来,李建平先后结对帮扶了20多个特殊困难的家庭、数十名学子,用大爱温暖孩子的心灵,助他们成就美丽人生。
李建平孜孜不倦地为关心下一代奔走操劳的故事感染了其他的离退休干部。2020年4月22日,在全省离退休干部“双先”表彰大会上,李建平被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评为“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2021年12月在纪念江西省关工委成立30周年表彰大会上,李建平被省关工委、省文明办评为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个人。
老骥自知桑榆晚,不用扬鞭自奋蹄。李建平把退休作为老有所为的新起点,退而不休,乐于奉献,彰显了一名老同志的优良品德和无私胸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