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期阅读
当前版: 07版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碳”与“蓝碳”

  近年来,“双碳”观念深入人心,“绿碳”和“蓝碳”也逐渐从概念走向行动。

  ●“绿碳”与“蓝碳”是什么?

  所谓“绿碳”是充分利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来吸收二氧化碳。如扩大森林绿地面积、保有健康的湿地、给高楼和立交桥架的水泥立面种上爬山虎等都是绿碳的重要组成部分。

  “蓝碳”是指利用海洋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海洋中的过程、活动和机制。红树林、海草床、盐沼等三大滨海蓝碳生态系统在我国分布相对广泛,单位面积固碳潜力较大。

  ●“蓝碳”与“绿碳”各有哪些优势?

  与绿色碳汇等其他碳汇相比,蓝碳具有固碳量大、效率高、储存时间长等特点。森林、草原等陆地生态系统碳汇储存周期最长只有几十年,而蓝色碳汇可长达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碳汇效果显著。因此,蓝碳可有效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助力实现碳中和目标,已成为全球气候治理的前沿领域。发展蓝碳是中国参与全球气候治理、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抓手,可进一步丰富国家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贡献的内容。(来源:科普中国)

上一篇    下一篇
 
     标题导航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知行
   第04版:要闻
   第05版:章贡新闻
   第06版:法治
   第07版:教育
   第08版:悦读
守望乡村教育 见证十年变迁
会昌重奖优秀师生
信丰开展学生视力监测
教育部:到2025年小学思政课教师配备比例达到70%以上
“绿碳”与“蓝碳”
图片新闻
广告